admin 在 2015-10-12 00:00 提交
为了奖励刑事诉讼法学领域优秀科研成果,促进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科研队伍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科研活动繁荣发展,我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第四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在截止日期前,共收到申报参评著作15部,论文35篇,经形式审查后确定正式参评的著作15部,论文33篇。我会成立评审委员会,于2015年10月10日对正式参评的成果进行了评审。
第四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包括:
主任:卞建林
秘书长:顾永忠
委 员:王新清 王敏远 刘 玫 刘海燕 李佑标 李忠诚 李建明 李贵方 孙茂利 宋英辉 张建伟 陈卫东 侯凤梅 熊秋红 蒲硕棣
评审委员对正式参评成果进行了分组评议、推荐以及大会匿名投票。经过认真审阅,评审委员会分别提出了著作类、论文类一、二、三等奖拟获奖名单。现对拟获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5年10月12日至2015年10月22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附件中的拟获奖名单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罗海敏
联系电话:010-58908263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2015年10月12日
附: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第四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拟获奖成果
著作类 一等奖(共2部)
序号 |
题目 |
出版社/出版时间 |
作者 |
1 |
羁押替代性措施研究 |
台湾政大出版社2013年1月 |
王贞会 |
2 |
刑事经济性处分研究 |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12月 |
向 燕 |
论文类 一等奖(共3篇)
序号 |
论文题目
|
发表报刊、杂志、文集 发表时间 |
作 者 |
1 |
“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实证研究 |
《中国法学》2012年第6期 |
何 挺 |
2 |
鉴定人出庭与专家辅助人角色定位之实证研究 |
《法学研究》2014年第4期 |
胡 铭 |
3 |
司法证明机理:一个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 |
《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 |
封利强 |
著作类 二等奖(共4部)
序号 |
题目 |
出版社/出版时间 |
作者 |
1 |
形式与神韵:基督教良心与宪政·刑事诉讼 |
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7月 |
佀化强 |
2 |
控审分离论 |
法律出版社2013年5月 |
刘计划 |
3 |
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机制研究 |
法律出版社2013年6月 |
兰跃军 |
4 |
刑事诉讼中的司法审查 |
法律出版社2014年7月 |
杨东亮 |
论文类 二等奖(共5篇)
序号 |
论文题目
|
发表报刊、杂志、文集 发表时间 |
作 者 |
1 |
论瑕疵证据——以“两个《证据规定》”为分析对象 |
《法商研究》2011年第5期 |
万 毅 |
2 |
论被追诉人沉默的证据能力 |
《现代法学》2014年第5期 |
陈学权 |
3 |
刑事推定与无罪推定之契合 |
《法学》2013年第11期 |
张云鹏 |
4 |
论证人匿名作证制度 |
《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6期 |
张吉喜 |
5 |
强制医疗程序中“社会危险性”评价机制之细化 |
《法学》2012年第11期 |
倪 润 |
著作类 三等奖(共5部)
序号 |
题目 |
出版社/出版时间 |
作者 |
1 |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研究 |
方志出版社2014年12月 |
马可 |
2 |
法律实证研究导论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
郭云忠 |
3 |
刑事审判对象理论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
谢进杰 |
4 |
刑事自诉制度研究——基于文本与实证的双重分析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
吴卫军 肖仕卫 |
5 |
中国刑事二审程序问题研究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
陈心歌 |
论文类 三等奖(共6篇)
序号 |
论文题目
|
发表报刊、杂志、文集 发表时间 |
作 者 |
1 |
刑事裁判共识引论 |
《现代法学》2011年第1期 |
彭海青 |
2 |
刑事诉讼认识论研究中的基本范畴 |
《政法论坛》2011年第6期 |
韩 阳 |
3 |
认真对待证据裁判——以张辉、张高平案为样本的分析 |
《东方法学》2013年第3期 |
谢 澍 |
4 |
刑诉法研习中法教义学之提倡——以《相对合理主义》为切入 |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6期 |
吉冠浩 |
5 |
美国无辜者被定罪及其纠正的程序研究 |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年第5期 |
祁建建 |
6 |
检察环节刑事错案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
《中国法学》2014年第6期 |
董 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