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是团结全国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诉讼法学研究会分立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12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完成民政部社团法人登记手续,...
房清江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还应再细化
【作者简介】房清江,系时评人。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2014年12月9日
 
【中文关键字】司法文明;排除规则;非法证据
【全文】

 

    10月7日,有媒体从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士获悉,最高法正在制定有关非法证据排除的司法解释文件。解释文件或将首次对变相刑讯逼供的方式予以明确,将诱供、指供、欺骗、疲劳审讯、威胁本人、威胁证人、威胁被告人家人等列入非法证据的范围。

    毋庸置疑,制定有关非法证据排除的司法解释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它将非法证据排除列入了司法审判的实务,成为法定程序的一部分,相对于现有规定的零碎与模糊,显得更为系统,构建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制度。

    其次,解释文件还将变相刑讯逼供的方式作了清晰的界定,包括疲劳审讯、威肋被告人家人等行为都包括在内,更加注重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防止司法暴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正因如此,作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规则设计,非法证据排除的司法解释文件被普遍认为是司法文明的一次大进步。

    非法证据排除的意义无须多言,不过非法证据具体到实务中,如何能够实现“能排除”才是制度的生命力所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设计的本义,是审判对检察、侦查等案件办理过程中有关证据获取行为的制约,以达到保障嫌疑人或被告人合法权益以及保证司法公平正义的目的。

    证据是否非法,不在于证据的佐证是否属实,而在于证据获取的手段是否合法。谁来监督司法机关获取证据的过程?如何裁决证据是否合法?嫌疑人或被告人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办案机关非法获取证据的权力界限以及如何自证清白?这些问题,显然应该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的同时予以配套。

    比如,疲劳审讯违法的界限在哪里?业内人士认为,有望将用这种方式取得的证据认定为非法证据,并建立一个三重保障机制,防止此类行为发生:第一个是从禁止角度对每次讯问时间设限,不能超过12个小时。第二个是从保障角度要求讯问时间每天不低于连续8小时休息时间。第三重保障是明确被讯问人在讯问过程中合理的休息、饮食等方面的权利。的确,诸如此类都是必需的。这种明确的规定,更有利于实践中的操作,是一大进步。

    实际上,这样的规还定应该进一步细化。疲劳审讯应当明确时间界限,羁押期间一次讯问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应超过12小时,并且每隔8小时应休息一次,每次休息的时间不少于3小时(包括吃饭),而且两次讯问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不得少于24小时。

    对于老弱病残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根据入所体检报告或犯罪嫌疑人的要求,确定更短的一次最长持续讯问时间、更长的休息时间和更长的两次讯问时间间隔。

    在办案过程中,司法机关具有强势地位,不仅在本能上有权力的冲动,并且办案过程的特殊性使得审讯细节难以透明,而律师权利也经常受到制约,会见难、调阅案卷难。而能够准确反映一些证据获取过程的监控录像,办案机关很少公开过。

    非法证据“能排除”是司法文明的阶梯。确立规则不难,难在规则的可操作性,只有在审判实务中对非法证据起到“过滤作用”,才能倒逼司法程序正义的进步。

    抑制权力需要权力制衡,非法证据排除的关键在于强化对办案过程的监督,在司法体制内有效打开案件办理定向透明的窗口,使得来自外部由法律赋予的监督实现内置。实现司法过程监督权力的法治,才是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