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是团结全国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诉讼法学研究会分立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12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完成民政部社团法人登记手续,...
樊崇义 :守住底线 防止错案
【作者简介】樊崇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人民法院报》2015年5月29日
 
【中文关键字】刑事错案;实证研究;司法理念
【全文】

 

    近年来,司法机关结合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纠正了一批刑事错案,如杜培武案、赵作海案、李怀亮案、念斌案等等,这些案件已成为人们关心、议论、舆论炒作的热点,更是公安、司法机关反思的痛点。

    在人们议论纷纷和公安司法人员的反思中,2013年8月11日中央政法委出台了《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10月9日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3年9月6日制定下发了《关于切实履行检察职能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的若干意见》,公安部于2013年6月9日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刑事执法办案工作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通知》。以上文件针对司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对刑事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各个环节的证据裁判原则、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原则、严格证明标准、保障律师的辩护权等方面作了重要规定,就法院、检察院、人民警察对办案质量负责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广大司法工作者按照中央政法机关发布文件的要求总结经验教训,也对纠正的错案进行深刻地反思,在痛苦的反思中,产生了办理刑事案件的底线标准,人们称之为“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一底线标准究竟会有哪些内容,以及如何理解这些内容,还有如何运用等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底线》一书针对这些问题,在广泛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作者认为:科学的司法理念是防范刑事错案的先导;证据裁判原则是防范刑事错案的基石;依法调查取证是防范刑事错案的前沿阵地;严格批捕起诉标准是防范刑事错案的屏障;强化审判机制是防范刑事错案的最后防线;刑事辩护是防范刑事错案不可忽视的力量;诉讼监督是防范刑事错案的保障机制;办案责任制是防范刑事错案的组织保障;救济机制是办理和纠正刑事错案的渠道和方法。本书还对上述九大环节在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总结归纳了近五十项具体标准,也可称之为防范和纠正刑事错案的底线标准。

    《底线》的特点有五个,一是对刑事错案的概念进行了仔细和认真的梳理与界定;二是认为防范和纠正刑事错案的底线要规范化、系统化、体系化。即先导—基石—前沿—屏障—最后防线—保障机制—救济措施等等;三是《底线》的总结归纳来自于司法实践,来自于对刑事错案的反思与启示,读后感到比较实在、踏实,富有理性;四是说理充分,哲理思考,法治思维,思路清晰;五是便于操作适用。

    写作过程中,我们研究了近二十起已平反的错案,发现像佘祥林案、赵作海案,属于“亡者归来”证明案件错了的类型;像浙江省张氏叔侄冤案,用DNA比对找到真凶,属于高科技手段发现真凶一类。无论是“亡者归来”,还是“真凶出现”,这类错案的纠正比较顺理成章。

    像近日福建省念斌案和广东省的徐辉案,还有去年纠正的李怀亮案,被人们称之为“疑案从无”,宣告无罪,得以纠正。笔者认为这类案件的纠正更具有纯粹的法治标杆意义。

    坚持“疑罪从无”是何等的艰难!仅念斌一案历经8次审理10次开庭,被告人念斌先后4次被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3次被撤销判决,最高人民法院6次批准案件延期审理,以致该案成为新刑诉法实施以来最受关注的悬案之一。河南省平顶山李怀亮一案,两次判处死刑,两次发回重审,最终宣告无罪释放。以上两案,念斌案历经八年,李怀亮案历经十二年,均按“疑罪从无”宣告无罪处理。就我国的立法而言,关于“疑罪从无”,是在1996年刑诉法第一次大修时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原则精神,1996年,刑诉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项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2012年刑诉法的修改,在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三)项重申了这一规定。

    法律规定明确,实施起来却难上加难。为什么这么难?笔者认为,难就难在“无罪推定”原则与“有罪推定”的博弈!难就难在“疑罪从无”的司法理性能否回归!即能否坚守“疑罪从无”的底线标准!

    从“无罪推定”到“疑罪从无”,这不仅是近现代的司法理念,它更是重要的司法规律和规则。无罪推定的核心内容是任何人在被法院生效判决确定有罪之前,均被认为无罪。无罪推定要求司法机关在入罪时依法、严格、谨慎,证据必须确实充分,达到排除合理怀疑。如果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不能排除合理怀疑,或者尚未到达确实、充分的标准,被告人应当判决无罪,这就是疑罪从无。

    “疑罪从无”是刑事司法中多种价值平衡的科学抉择。首先,在证据和证明标准的适用上,在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只能选择法律真实的标准。我们必须承认,案件事实发生后,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及环境的变化,穷尽包括科技手段在内的一切方法也无法完全恢复案件的客观真实。公检法机关办案人员只能依据现有的证据,把案件事实查证达到法律真实的标准。所谓以事实为根据,就是以法律事实为依据。当然,法律真实要尽量接近客观真实,但可能永远也无法复制客观真实。由此可以看出,在客观真实与法律事实之间,会永远存在一段距离。有人称之为“盲区”。这段“距离”或盲区的存在,决定了我们在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和定罪量刑,在价值的选择与权衡上,只能遵循“疑罪从无”规则。

    根据现有的证据,如果无法排除合理怀疑,或证据与证据之间存有矛盾,我们就不能穿越“盲区”或跨越鸿沟,主观推断被告人有罪。否则,就必然会形成错案,冤枉无辜。

    其次,在诉讼目的的选择上,我们既要坚持打击犯罪,又要坚持保障人权,要竭尽全力实现二者的平衡。特别是在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发生矛盾时,公检法机关在“打击”与“保权”之间的选择,只能首选“保障人权”。因为案件事实的认定和裁判,尚未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和标准,此时此刻,人权保障大于一切,重于一切,只能按“疑罪从无”处理。生命财产,生杀予夺之权决不可滥用。

    第三,在“宁可错放”与“错判”之间的选择上,按照“次优选择”原理,必须坚持“疑罪从无”,宁可选择“错放”,而不选择“错判”。诚然,刑事诉讼的进行,最佳选择和理想模式应当是“不枉不纵”,即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公检法机关办案常常遇到放纵坏人和冤枉好人的两难境地,在这时选择“不枉不纵”已不可能,因为案件在证据上存在疑问和矛盾。诉讼规律和现实迫使我们只能按次优选择原理,选择“错放”,而不选择“错判”,走“疑罪从无”之路。2013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不得降格作出“留有余地”的判决。

    以上论述是试图从理论和诉讼规律上阐述“疑罪从无”这一底线的科学性和正当性。事实告诉我们,科学的立法与正当的程序要贯彻到诉讼之中,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要有诉讼文化、诉讼理念的形成和指引,只有如此,刑事诉讼法才能完整地贯彻和实施。尤其是在我国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中,“有罪推定”、“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疑罪从挂、”留有余地“等封建专制诉讼文化和传统观念的糟粕影响深远。因此,我们必须在”依法治国“的指引下,一要通过立法使底线标准形成制度;二要在制度的后面促进诉讼文化的形成。像”无罪推定“、”疑罪从无“这种现代的司法理念,在我国立法虽然有规定,但还没有形成一种”无罪推定“的文化和理念。所以,笔者坚信各项制度或法律的实施,必须理念先行,文化根植,只有把先进的文化和理念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文明!我们期待着”底线“标准的贯彻实施,更期盼”底线“标准所赖以生存的诉讼文化兴旺和繁荣!(本文系作者为《底线》一书所作的序言,发表时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