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在 2016-06-07 00:00 提交
一、社会背景
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1]年轻一代是人类社会的希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又通过文化来影响着年轻一代。社会环境是引发农村青少年文化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
“空巢”家庭,在如今的农村屡见不鲜,其突出特点是: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较远,相互之间情感联系薄弱等。家庭成员之间长期处于失联状态,留守老人和孩子为生计苦苦挣扎,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为一种奢望。与城市同龄人相比,农村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更加艰苦,成长经历也多为坎坷和艰难。不完整或非常规的家庭结构致使他们得到的是父母不完全的爱。物质的匮乏和获得物质的不易使得农村青少年深刻体会到了生计的艰辛、社会的相对不公平和物质的重要性。在他们获得社会地位、物质财富和社会认可的合法渠道屡屡受阻时,多元文化为其提供了种种解惑和突破这种困境的思想指导和行为模式。所以,主流文化在众多亚文化的围攻下,渐渐丢失了农村青少年阵地。
文化常常被称作“软实力”——以温和与伤害最小化的方式化解矛盾和解决冲突,但有时文化的破坏力也是惊人的。当文化与网络结合时,文化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都被无限放大。亚文化因网络的出现,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网络世界的精彩为现代文化贫瘠和传统文化落寞的农村社会带来了一种鲜活、惊奇和刺激的文化体验。农村青少年作为农村社会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尝试新事物。网络无限的包容性和生动形象的示范性为农村青少年打造了一个“奇妙乐园”。他们争相模仿网络上的穿着打扮、语言用语和行为方式,渴望被人们关注,甚至不在乎是被赞美或是批判,只要够“炫”、够“酷”和够“有个性”。从外在的着装、语言和行为举止到内在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慢慢地形成了一种自己的文化。但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和所处环境的限制,这种模仿更多的是次层的替代,即山寨。最后,在亚文化的侵蚀下,农村青少年对积极进步的文化学习流于表面,只关注“物”及感官享受刺激;对底蕴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却缺乏兴趣、了解甚少,甚至扭曲本意,质疑传统文化。前无进步,上无继承,思想的无根必将导致行为的放纵。
二、农村青少年的现状分析
对农村青少年的现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有利于较全面地了解这一个群体思想和行为。对农村青少年的生存环境、结构特征、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的分析,利于把握这一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心理干预和行为规范。最终目的是帮助农村青少年化解文化危机,从而预防和减少因文化危机引发的违法犯罪,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生存环境分析
按照生活地域区分,农村青少年分为生活在农村(户籍地)的青少年和生活在城市或城郊(非户籍地)的青少年。
当前,农村社会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共同的情感基础都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所维系的“熟人社会”在城镇化、现代化的改造中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与作用。传统文化在农村失去了生机,被渐渐遗忘甚至抛弃。而倍受农村青少年推崇的现代的、进步的和时尚的文化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农村青少年在面临众多文化选择时缺乏有力的和正确的指导。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农村青少年的文化选择偏向于非主流文化,即亚文化。媒体的渲染和网络的传播,使得与农村青少年相隔千里的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方式和多种文化形式生动地呈现在他们的眼前。但这样的繁华却难以触摸、难以亲身体验,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所期望的与所得到的心理落差都是巨大的和强烈的。因此,农村青少年生存于一个多文化共存、冲突和交融的环境中,他们面临着多种文化选择却又缺乏正确引导,在这样的处境中极其容易产生文化危机——精神世界的混乱和荒芜,而精神世界的混乱和荒芜必将走向行为的失范。
(二)主体内在分析
在个人社会化不完整的情况下,农村青少年大多直接暴露于多元文化的氛围中。大多数农村青少年是完成小学学业进入中学阶段或是辍学在家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清晰。对自由、独立和自我有着难以抑制的追求欲望,渴望挣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对一切新奇刺激的事物感兴趣。而且,农村社会文化资源匮乏,新鲜的事物极易引起超乎想象的关注,总能在农村青少年群体中迅速传播,很多人往往来不及思考就盲目从众。现阶段的农村青少年多是从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长期独居或与祖辈生活,有的跟随父母外出务工,但工作不稳定或年龄过小而闲散于社会。因此,父母教与养的职能缺位——抚养、关爱、引导与管教的缺失导致了农村青少年的社会化不完整,直接影响其规范意识、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模式的养成。长期不重视和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农村青少年与其家长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交流不畅直接导致家庭教育、引导和控制的作用难以发挥。此外,农村青少年基本的人际沟通不畅和基本的社会支持网络脆弱也使得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产生人际交往困难,进而演变到行为的异常——攻击、逃避和压抑等。种种心理障碍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非正常行为表露出来,而这些非正常行为无论后果轻重都会造成社会伤害。
文化危机是指文化主体对本文化的价值合理性、认同心理、规范作用等的质疑、弱化甚至消解的一种体验。[2]文化危机的产生是一个多因作用的结果——社会、群体和个人。而最本质的原因是,多元文化的文化氛围中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在亚文化的围攻中渐渐减弱。人们发现主流文化对于社会丑恶现象却“无能为力”或只是“隔靴搔痒”时,就开始质疑主流文化,怀疑其所倡导的价值观等思想意识,其规范作用也便大打折扣。聚焦农村青少年,其文化危机主要表现为:一是排斥——对规范文化(法律)和传统文化(道德)等主流文化的反感、不屑和漠视;二是吸收——对亚文化的盲目推崇和拥护(被吸引)。例如:以所谓的科学推断质疑革命先辈英勇斗争的历史,质疑崇高精神的伟大力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农村人质朴的美好品格——勤劳、淳朴、善良、老实憨厚、助人为乐等,在部分农村青少年眼里却成了愚昧、傻瓜、懦弱的代名词,意义完全被否定和颠覆。相反的,商业快餐文化、垃圾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糟粕等被他们奉为“经典”、“时尚”和“进步”。然而,这些亚文化都是强调“物”的重要性,以变幻多样的“物”为基础,缺乏精神内涵。农村青少年犯罪中财产类犯罪仍占较大比重,犯罪目的主要是获取钱财或寻求刺激。暴力犯罪是农村青少年犯罪中的常见类型,也占较大比重,并且存在时间较长,对当事人双方都危害较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发现:搏杀枪战类的网络游戏充满着打斗、武器、血腥和暴力,影响青少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长期沉迷于打暴力游戏,会产生幻觉——现实和虚幻混乱,喜欢模仿游戏中的暴力动作,实施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暴力犯罪。[3]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发现:近几年来,中国青少年犯罪在全国犯罪中比重有所下降,但犯罪人数却持续上升并且规模庞大。青少年犯罪已经发展为一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这类犯罪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大。表面上是城市社会融入度低和回归农村社会意愿度低使得他们游离在城乡之间,实质上是脱离了主流文化使得他们游离于规范之外。
三、引导农村青少年化解文化危机以预防犯罪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讲:“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4]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正确的家长引导和个体的自强奋斗共同促成了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在这三方作用力之间,文化起到了连接和黏合的作用。
(一)社会
多种文化的共存、冲突和融合是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长期的社会文化发展形势。如何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文化氛围中坚守住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是化解文化危机的中心问题。首先,制度的改革是前提。对于农村青少年而言,教育制度的改革是最贴近和关乎他们利益的。公平且因地制宜的教育制度是农村青少年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条件和平台。其次,文化的融合是关键。文化融合是社会融合的前提条件和思想基础。城乡文化因物质差距而产生差异,进而发展为文化连接断裂,这种断裂反过来必然造成城乡社会的进一步分裂。社会一旦被以单一的标准进行划分,那么这种支配性分类的分裂作用就会体现出来了。[5]因此,文化融合有利于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消除农村青少年因城乡物质条件客观存在的差距而造成的心理落差,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这种差异,引导他们选择合法途径来追赶这种差距。最后,媒体的社会责任。媒体是农村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它所传播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都有可能被农村青少年吸收和推崇,甚至膜拜。因此,媒体应该本着真实、全面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弘扬主流文化,传播科学知识,传播正能量,来引导农村青少年分辨好坏,抵抗亚文化的腐蚀,避免掉入文化危机的泥沼中。总之,社会各界应相互配合,共同为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平等与和谐的文化氛围而努力。
(二)家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仅要履行抚养的义务,更应该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重视陪伴的作用。然而,农村青少年的成长中经常缺席的恰恰是父母。因为无法给与孩子陪伴,许多父母选择用物质来弥补这种遗憾和内疚,试图用丰厚的物质来填补自己的缺位。然而,物质是填补不了精神的空洞和满足不了精神的需求的。情感交流缺乏加之物质的弥补反倒助长了青少年对物质的无止境、无节制追求和精神世界的荒芜。此外,农村大多数家长都属于传统型家长,教育方式要么强势要么放纵,处于两个极端。因此,家庭在帮助农村青少年化解文化危机中应: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和方式。示范应多于说教、引导应多于控制、“应该怎样做”代替“不准这样做”等。那些严厉死板的硬性规定只会加强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规范在他们眼里成为了证明自我、追求自由和自我实现的最大阻碍。因此,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多做引导性教育,少做强制性教育。其次,净化信息,做好“守门人”。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在网络上的动向和兴趣点,尽力克服“数码沟”,避免孩子受到网络垃圾文化的影响。最后,重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农村青少年能感受到“被关注”、“被在意”和“被需要”的一种重要方式。家长忙于生计也应该常常与孩子交流沟通,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互动有利于农村青少年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养。
(三)个人
外因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社会和家庭提供的帮助是农村青少年应对文化危机的外在力量,而农村青少年自身的努力才是他们化解文化危机的关键,是他们成长为积极进取、经过完整社会化和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根本因素。首先,农村青少年应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培养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农村保留较完善,农村青少年有着亲密接近这些文化的优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了祖先的智慧,是悠悠中华历史的精华。从衣食住行的日常小事到为人处世的底线原则,传统文化无不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与示范。其次,应始终坚持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受教育是一个人心灵净化和丰满羽翼的过程,认知好坏才能分辨好坏。最后,自觉主动地提高自我修养。农村青少年因特殊的家庭结构,相对较自由,面对诱惑时比较容易迷失。因此,农村青少年应提高自我要求,用优秀和正能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抵御亚文化的侵蚀。
农村青少年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城乡社会最终走向融合和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之一。文化危机易造成农村青少年思想混乱、价值取向偏移和行为的越轨,这些不仅酿成个人和家庭的悲剧,也造成社会的伤痛。所以,应警惕文化危机对农村青少年的影响,联合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力量,以外部推动和内部自觉的方式来化解农村青少年的文化危机,来减少和预防这类群体的违法犯罪,帮助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发展。因此,从文化危机的角度研究农村青少年,以减少和预防其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校:周文慧】
【注释】【作者简介】王嫣然(1989—),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院2013级治安学硕士。
[1]李松珅:《从农民自办文化现象——以吉林省德惠市为例看农村青年群体的文化危机》,《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8期。
[2]喻辉:《试论“文化危机”》,《文教资料》2011年7月号上旬刊。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安国启、邓希泉主编:《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5/c_1110528066.htm,2014年5月4日。
[5][印]阿玛蒂亚•森著,李风华等译:《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李松珅.从农民自办文化现象——以吉林省德惠市为例看农村青年群体的文化危机[J].中国青年研究,2008(8):77-80.
{2}朱孝群.关于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8(8):186.
{3}李西泽,崔丽娜:关于文化危机与文化重建的几个相关问题[J].东岳论丛,2013(3):62-68.
{4}王立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文化素质[J].船山学刊,2005(1).
{5}史晶: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1.
{6}任敏.青少年文化异化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03(3).
{7}余晓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文化素质[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4(2).
【期刊名称】《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期刊年份】 2016年【期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