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在 2015-02-07 00:00 提交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的是一名资深律师与一名法学教授就中国刑事辩护问题所进行的对话,两位作者谈论的话题直接针对刑辩律师的辩护实践,,针砭刑事辩护的不良环境与制度缺陷,探讨辩护思路的形成,总结刑事辩护的实务技巧,挖掘刑事辩护的技术空间,探讨刑事辩护的职业风险。本书第二版将增加两篇重要内容,一篇是田文昌、陈瑞华就新刑事诉讼法公布后的司法解释进行的一次新对话,另一篇是田文昌律师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辩律师培训班上的讲稿《刑事辩护律师执业技能》,这两篇内容将极大地增加本书的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田文昌,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1983—199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5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1995年创办京都律师事务所。全国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首届十佳律师。2002年被美国刑事辩护律师协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在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任兼职教授。研究领域主要有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度法基础理论等。
序言:
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对话、整理和编辑工作,《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田文昌、陈瑞华对话录》终于面世了。 本书记录的是一名资深律师与一名法学教授就刑事辩护问题所进行的对话。对话的目的主要是对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整理。所谓“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既包括律师在中国现行体制下进行有效辩护的经验总结,也包括法学研究者对中国刑事辩护制度所做的理论思考。当然,任何律师都不能说自己的辩护经验就等于“中国律师的经验”,任何学者也不能说自己的研究就“完全总结了中国刑事辩护的经验”,我们所说的“中国经验”主要是针对中国现阶段的特定历史条件即“中国特色”而言。我们两人通过对话希望尽量展示中国刑事辩护的一般经验,并使这些经验上升为概念和理论。我们力图证明,即使是在今天中国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的背景下,律师的刑事辩护仍然有相当大的空间。在刑事辩护中,律师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认真研究刑事辩护的经验和技巧,力求挖掘出每个案件的“辩点”,争取在辩护工作中做到不留遗憾。与此同时,在法学研究中,法学家们与其“临渊羡鱼”,简单引进西方国家的概念和理论,倒不如“退而结网”,认真听取中国辩护律师述说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踏踏实实地进行理论的提炼和总结,由此推动刑事辩护理论的研究。 目前,在理论与实务相脱节的问题已经令人担忧的状况下,我们希望,这种“互动”能够起到一些弥补的作用;更希望能引起更多互动的思考。 作为本书的两位作者,我们两人在草拟出对话大纲的基础上,在北京郊外一处环境幽静的避暑山庄里,进行了连续三天两夜的长谈。谈论的话题涉及刑事辩护的性质、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脉络、无罪辩护、量刑辩护、证据辩护、程序辩护、辩护思路的形成、审判前程序中的辩护、审判程序中的辩护、律师的职业风险与防范等十余个重要题目。在长达数十小时的讨论中,我们既有观点的交锋和争执,也有对诸多问题所形成的共鸣。尽管我们对不少问题都有各自的角度,但都尽力遵从一种专业主义的精神,扬长避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多个问题的看法。当然,由于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我们两人的谈话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律师更擅长从个案的辩护经历中总结辩护经验,谈论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以及“走麦城”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律师业内同行(特别是年轻律师)会有参考价值,对于一般读者了解刑事律师的辩护经历也是重要的资料;法学教授则更注重对辩护问题的理论总结,这些理论观点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刑事辩护制度,推动中国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将是富有启发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