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在 2017-05-18 00:00 提交
2017年4月24日,我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交流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我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选择了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诞生地――长宁区检察院设立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以便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开拓创新的经验成果,通过共同举办研讨会、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年司法制度不断完善。我会副会长、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宋英辉教授参加揭牌仪式和研讨会,并与长宁区院李健检察长共同为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在长宁区院设立的全国首个研究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后,现场开通了全市首个“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微信服务平台。该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疏通了未成年人保驾护航的快速通道。该平台设置了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观护帮教,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等栏目,承办人只需填写委托事项的几个关键词,便可向社会服务中心发出申请。该服务中心收到申请通知后,根据关键词转至区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将委托事项的责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及时回复承办人。整个流程不超过2分钟。“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微信平台除了前台的信息递送外,在后台还设有“委托事项信息管理数据库”,根据委托方、受托方的数据源,自动生成统计图表,为研判分析未成年人集中需求提供参考。
研讨会上,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处负责人介绍了“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推进情况,长宁、闵行、徐汇、金山区等四家单位分别作交流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对上海“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从制度设计、评估机制、发展前景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市综治委预青专项组负责人总结了近年来市综治委开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总体思路,并对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龚培华副检察长指出,一要对标国际标准,强化创新意识。要秉持未检发展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推进未检工作发展,在结合国内实际、开展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标国际少年司法最高标准,开展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深入研究推进少年司法社会服务专业化机构的构建与完善。二要坚持高标准,注重顶层设计。要把握好未成年人犯罪率大幅下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形势,深入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帮教矫治工作。检察机关既要借助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的力量,又要注重提升未检干部开展社会化工作的专业水平。三要完善协同机制,增强发展合力。要深化研究讨论,形成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工作的合力,特别是要争取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和支持。要加强成功案例的宣传,提升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注度,推进社会共同参与,形成高标准、规范化的未成年人社会服务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