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在 2016-10-11 00:00 提交
【新闻来源】浙江大学法学院
9月24-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承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资助的“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跨学科论坛”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聚焦“治理与文明”主题,为期两天,分为两组共八场会议,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60余名参会学者围绕多项议题,通过方法交叉、理论借鉴、问题拉动、文化交融等方法,从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层面,进行了跨学科、多视角的深入交流与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研究员王利民,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周谷平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利民指出,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两个领域都需要创新发展,以多元的视角眼光看待人类的各种文明有利于社会科学的发展。周谷平副书记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表达了对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浙江大学在精研学术、学科交叉,以及对“治理与文明”的研究与实践方面作出的主要贡献,再次强调了“跨学科”理念的重要性。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社部主任、编审柯锦华主持。
开幕式后,在柯锦华主任主持的大会主题发言上,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联席主席、中国政法大学张保生教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校文科学术咨询委员会主席史晋川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员执行院长、经济与工商管理学科李实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张国清教授逐一进行了发言。张保生教授介绍了广义证据科学与狭义证据科学的内容,在传统认识论公式基础上提出了“实践-证据-认识-证据-实践”新认识论公式,围绕证据科学的跨学科性质及其功能总结了证据科学中国学派的实践经验,就证据科学研究对司法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作了深刻论述。史晋川教授在发言中阐述了其对于如何从改革的角度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见解,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大力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破除国有经济部门与非国有经济部门分立的新二元经济结构。李实教授通过大量图表,向与会学者直观地展示了中国当前面临的以过大收入差距问题为代表的社会和经济挑战,并借中国与欧洲国际比较,详细论述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果。张国清教授指出,共享经济的形成可能引发社会变革,其对原有社会基本制度的挑战有待明晰,而从哲学上探讨共享社会的可能性将对未来厘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职能定位与边界、提高治理能力、改善治理方式,提供良好契机。在四位教授的精彩报告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吴向东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国华对前述发言依次展开纵深剖析,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其他与会专家学者也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研讨会上,十余名专家围绕“开放共享视域下的治理与文明”、“保障与规制:发展难题的应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新理念”等议题,立足文本与理论、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把握中国治理转型精髓,展开了精彩的专业论述报告,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思考交流。
闭幕式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社科院副院长胡铭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社哲部编辑匡钊、王博分别代表第一组、第二组会议对本次论坛研讨内容进行了汇报。本届论坛及下届论坛承办方南京师范大学代表王露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社部副主任赵磊致闭幕辞,再次强调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对所有与会嘉宾及主办方表示感谢。
在与会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下,经过一天半的研讨,本次研讨会完成了预期任务,圆满落幕。
撰稿人:楼桓楸(浙江大学2016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