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是团结全国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诉讼法学研究会分立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12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完成民政部社团法人登记手续,...
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举办“多元视角下的司法理论与诉讼制度”学术研讨会

【新闻来源】中国法理学研究会

2016年9月25日,中国法理学研究会联同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培训学院在长春举办了“多元视角下的司法理论与诉讼制度”研讨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浙江警察学院、黑龙江省社科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学者们围绕着“中国司法及其改革道路的反思”、“司法行为、认知与方法论” 、“司法变迁中的制度演化与改革” 、“改革背景下的司法主体” 、“当代中国的法律意识与法治实践”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学术研讨会共分为五个单元。第一个单元的研讨主题为中国司法及其改革道路的反思,由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尹奎杰主持。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杨建军、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智航、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拥军、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洪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孙远依次进行了主题报告,围绕中国当下司法改革的理论争论、合作困境、体制冲突、失序困境、程序角色缺失等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针对以上问题,对今后司法改革的发展路径、制度改进以及具体的模式转型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与探索。之后,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魏晓娜对第一单元的主题报告进行了总结与点评。

第二单元的研讨主题为司法行为、认知与方法论,由《学习与探索》杂志副编审朱磊主持。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振、国家法官学院吉林分院副教授田峰、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波、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讲师卢佩依次进行了主题报告,围绕司法改革下的方法论问题,就司法认识论的客观基础、司法行动中的策略行为、审判权行使下的印证证明模式以及案例指导制度构建下司法统一的实现进行了深刻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探索。之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景辉、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霍海红对第二单元的主题报告进行了逐一点评。

第三单元的研讨主题为司法变迁中的制度演化与改革,由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红臻主持。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夫、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董坤、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谢登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魏晓娜依次进行了主题报告,细致考察了法律监督机关的概念史、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检察机关以及公诉模式的定位与转型,并对具体的程序改革包括捕诉合一、认罪认罚制度的正当性追问进行了深入论述。之后,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杨建军、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洪淇对第三单元的主题报告分别进行了点评、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

第四单元的研讨主题为改革背景下的司法主体,由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钱大军主持。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刘仁琦、吉林大学法学院讲师贾志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副编审李佳欣、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学宾依次进行了主题报告,在实体与程序双重层面下对人民陪审员的参审机制、参审职权进行了深刻反思;对司法官员额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进行了研究与考察,并对员额比例设置、司法辅助人员安置等问题提出相关见解;就赔礼道歉条款,通过对法院角色的考察展开了深入分析。之后,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苗炎、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董坤对第四单元的主题报告分别进行总结、评议,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相关问题与深入见地。

第五单元的研讨主题为当代中国的法律意识与法治实践,由《法商研究》杂志编辑王虹霞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景辉、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猛、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孙记、浙江警察学院副教授李亮依次进行了主题报告,对律师群体的道德职业伦理标准设定、轰动案件中外地律师执业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对以诚信为思想基础的诉讼文化模式建构、以派出所法律实施情况为基础的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进行了前沿论述。之后,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拥军、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智航对第五单元的主题报告进行评议,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研讨会闭幕式由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学宾主持,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拥军进行了精彩的会议总结。提出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创新之处在于使法理学与诉讼法学两个学科进行了充分地交叉融合,弥补了两种学科在研究司法制度、司法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盲区;此次研讨会集合了当今法学界各个代表性法学流派的青年才俊与中流砥柱,从而使整场会议充满了激烈的思想与学术交锋,意义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