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是团结全国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诉讼法学研究会分立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12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完成民政部社团法人登记手续,...
18岁少年持刀重伤父亲 专家:做父母需专业培训

【检察日报】2017年11月21日

爸妈怎么当?这不只是“家事”
  代表呼吁,普及家庭教育科学方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暴日。在北京石景山,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因亲子关系对立,儿子重伤父亲的案件。解剖悲剧,是为了反思畸形的家庭教育乃至家庭暴力对孩子和家庭的伤害,探讨怎样建立并维系健康的亲子关系——
  人民陪审员问他:“你想一下,在这个世界上,谁会无条件地站在你这一边?”
  已满18周岁、瘦弱的被告人曙光(化名)回答说:“没有人。”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这是曙光唯一一句“脱口而出、声音洪亮”的话。他的话语里,全是对这句话的肯定与笃信,这让在旁听席上、论年龄可以当他阿姨的我们听了,心里真不是滋味。眼前的这个少年,仿佛不是捅伤父亲的罪犯,而只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孩子。
  11月6日,曙光坐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第二法庭的被告人席上,坐在他斜对面的,则是曾被他一刀捅去,伤至重伤二级的父亲。因为这个冲动的举动,已满18岁的曙光,当庭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他的刀,为何刺向自己的父亲?
  因几句训斥还是积怨已久
  “5月22日这一天早上,你的父亲到底说了些什么?”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的公诉人王伟、代理律师、本案法官,三个人的发问都问到了这个问题,曙光始终说自己“记不得了”。
  曙光说只记得当时,母亲让他帮忙洗碗,父亲在旁边骂骂咧咧说了些话,他觉得真受不了,跑出了家。他说“没能控制好自己”“担心被父亲打”,于是在附近买了一把折叠刀防身。
  曙光的父亲说,“当时正躺在床上看书,和曙光没有任何交流,除了瞟了他一眼”,在没有任何直接冲突的背景之下,曙光父亲称“突然就被刺了一刀”。这一刀下去,父亲受了重伤。
  从庭审上双方的表达看,这一刀,并不是哪一句训斥引发的,而是父与子在教育问题上积怨已久的最激烈爆发。
  曙光断断续续地说出:“我接受不了他说那些话”“他看不惯我,因为我找不到工作,他轰我走,说我蠢”“他打我没轻没重,前段时间我的后脑勺被他打了一个洞”……
  父亲在回答法官时坦言:“我从没想过怎么教育孩子。”
  庭审最后,法官问曙光:“你能不能对你父亲说声对不起,给他鞠个躬。”曙光朝向父亲,道了歉,也深深地鞠了一躬。但直到宣判结束,曙光被法警带出法庭,这位父亲都没有正视孩子一眼,他只是低着头。当然,他听完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的庭后教育,点了头。也许因为法官对他说的那句:“得给孩子他这个年龄段所需要的尊重”,他听进去了。
  庭审后,公诉人王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曙光和父亲缺少正常交流,家庭教育缺乏。亲子关系的恶化,让曙光越来越远离父亲。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得平等交流、学会尊重,让爱以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一套打打骂骂的陋习,可不能再沿用了。
  为了让孩子将来能独立面对这个世界,身为家长的我们只有学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尽到教育教养的责任。
  问题孩子背后的问题家庭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现阶段的一大社会问题。可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问题的家庭。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未检科员额检察官王玉新在办案中,遇到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让他无可奈何的家长。
  他经手的徐某等七人抢劫案,该案中有两人父母离异,一人母亲去世,一人跟随姐姐姐夫生活,一人因为上学寄宿在城里亲戚家。他们七人初中毕业后并未继续读高中,而是去一个饭店打工并由此相识。因为对金钱的渴望,七人交叉结伙,先后持刀、持械抢劫11次。有个嫌疑人的父亲,王玉新检察官打电话让他来签收告知书,他一直说“你们打错了,我不认识这个人”。他竟然说不认识自己的儿子。
  同是王玉新检察官经手的17岁的林某抢劫盗窃案,从小其父对其母实施家暴,母亲经常受伤。每次家暴后,母子抱着痛哭。为寻求安宁,其母亲四次和其父亲分居、离婚,但每次都没有离成。在这样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林某,进入青春期后不愿意呆在家里,与相近年龄的人混迹于网吧,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先是多次盗窃,后来又持刀抢劫。案发后,父母一直不和办案人员见面。检察官电话通知的时候,他父亲还骂检察官。
  既是检察官,也是17岁女孩父亲的王玉新总觉得,对于涉罪的未成年人,一定先是社会或者家庭亏欠了他,没有得到现代人应有的关爱、教育,使他从小一点一点积累成了“病”。等病发了,再处理已经难上加难。从这个角度讲,未成年罪犯也是“被害人”。“就像一棵树,小时候被压弯,长大了也不直立。办案中面对这些孩子,总想努力帮帮他们。可是他们的问题已经累积了十几年,而我们在批捕和起诉环节只能和他们见为数不多的几面。”这些孩子,留给了检察官更多的牵挂,多年以后还会回想那个小小的背影,现在如何了。“父母的责任太大了,这些孩子的现在,就是父母教育种下的果啊!”王玉新说。
  做父母也需要专业的培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我在少年审判工作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个极端,要么是打骂,要么是溺爱。一些农村的父母根本没去想过怎么教育孩子,留守儿童的境遇更不用说了,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违法犯罪。”福建省莆田市人大代表、仙游县法院少年与家事庭庭长陈建红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社会发展到今天,在任何岗位就业都要先培训,再考核。但在生孩子教育孩子这方面,不需要培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好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可如今,很多父母,还在延续上一辈的教育方式,比如说,就靠打骂。”
  陈建红建议,男女双方结婚前上家长学校接受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只有考核合格了,才能颁发结婚证。让年轻人在结婚之前有个准备,将来生了孩子,当了父母,是有责任的。“国外已经在做了。”陈建红说,在国家层面,教育部门要配合妇联等组织,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能够接受专业的培训,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注重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
  “很多家长说青春期孩子如何逆反,如何易走邪路,其实这都是整个家庭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所积累问题的爆发。养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细致的过程,应该把工作做在事前”,王玉新说,迫切需要有家长学校对准备结婚、婚后准备生儿育女的年轻人进行辅导教育,让年轻家长提前学会如何陪伴孩子成长,了解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学会教育抚养。这样青少年整体素质才会提升,民族才能强大。“现在为人父母的准入门槛太低了。”
  “有些父母,根本没有把孩子的教育,特别是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当回事,认为我给你吃饭给你读书就是家庭教育。有些父母,没有一点责任心,把孩子当做累赘,根本不想管,直接扔给爷爷奶奶,连起码的文明教育都没有。老人不敢管,不会管,也管不了。哪里还谈得上培养成人才呢。在我们身边,哪些是爷爷奶奶代管的,哪些是主要爸爸妈妈管的,哪些是父母关系融洽的,一接触就可以知道。”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特级教师李杏玲,在叶剑英元帅的母校服务了20多年,高情商的她能读懂学生的心思。她说,大部分青少年犯罪,都源自于家庭教育的不足甚至是缺失。因此,个人觉得,现在有婚前检查,妻子产检时爸爸要跟着看视频学习这些活动,我们也应该在这些过程中,给他们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识。可以考虑制成短片供他们领取,这个环节当做领结婚证时的必备环节。让他们知道,父母的教育和陪伴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保障,让年轻父母做好准备。
  王玉新等受访者认为,在国家层面,推进家长教育、家长受训,提升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九龙治水是不行的,需要一个有公信力的专门机构全力承担才能“强力推进”。
  今年两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秀榕提出,现在家庭教育立法是个空白,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有的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家庭教育科学方法的普及,要全社会共同来努力,包括国家顶层上的设计。一方面要通过立法,让家长明白如何科学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要调动社会力量,来进行科学教育知识的培训、传播和监督。”记者注意到,2014年7月,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陈秀榕当选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第五届会长,当选为副会长的有于丹、杨澜、鞠萍等。
  社会是一个群体,不能让谁掉队,特别是身处弱势的人。如何发动国家和社会力量,让身处弱势的孩子们长得好,是文明的诘问,也是制度完善的考验。
  (记者: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