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是团结全国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诉讼法学研究会分立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12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完成民政部社团法人登记手续,...
周国文 :新世纪以来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周国文,单位为重庆大学。
【文章来源】《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第5期
 
【中文摘要】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是一个有特殊内涵的概念。2000年以来,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重新抬头,黑社会组织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单个组织的平均成员数连年下降,但参加黑社会的总人数居高不下。黑社会组织在大城市及城郊地区数量畸高,在大城市与城郊参与严重暴力犯罪比例大幅增加,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美国各地与联邦政府采取了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应对措施。但关键在于提升社会满足人需要的能力。
【中文关键字】美国青少年黑社会;概念;现状;治理
【全文】

 

  在美国,黑社会(gangs)犯罪,即口头语中常说的黑帮犯罪被称为社会的头号公敌。{1}作为黑社会犯罪的重要部分,青少年黑社会犯罪(youth gang)不仅具有作为黑社会犯罪危害社会的一面,更有一般黑社会犯罪所不具有的腐蚀危害青少年的一面,自然更加引起社会关注。1996年起,美国司法部青少年司法与犯罪预防办公室(the Office of Juvenile Justiceand Delinquency Prevention,简称OJJDP)设立了国家青少年黑社会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Youth Gang Center,简称NYGC)。[1]自1996年起,15年来,该中心每年都发布年度调查报告(National Youth Gang Survey,简称NYGS),对全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估,并将结果摘要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本文拟根据这些资料,对2000年以来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情况进行相关介绍。

  一、美国青少年黑社会的概念

  本文所谓“黑社会”,英文是gang。美国国家青少年黑社会研究中心正是用的“gang”这一概念。在国内文献中,gang也被译作“帮派”、{2}“集结团伙”、{3}或“团伙”,{4}等。本文译作黑社会。

  在美国学术界,有关黑社会犯罪的专门研究,常以“gang”指代黑社会。据考证,西方文明里,最早的gang罪记录是17世纪英国的拦路抢劫犯(highway robbers),尽管相似的gang可能早在12-14世纪就已经出现。不过更具组织性的黑社会直到17世纪才出现。学者认为,这些gang并不具备今天严重的街头黑社会(serious street gangs)所具备的那些特征:有多年历史,人数众多,有一定组织性(有等级,有领导),以杀人、重伤、抢劫、使用火器等暴力犯罪作为其存在与表现形式。{5}本文认为,既然美国学者眼中的gang具备这些特征,与我国刑法中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征相比较,那么,将gang译为黑社会是名符其实的。

  无论在美国联邦刑法中,还是在各州刑法中,gang都是指的犯罪的组织(organization)、合伙(association)、集团(group)或社团(club)。美国联邦刑法这样定义gang: 5人以上结成的,以实施一个或多个(a)最高刑不少于5年的涉及管制物品的联邦重罪,(b)以运用或试图运用体力为要件针对他人实施暴力的联邦重罪,(c)共谋实施前述犯罪为其主要目的之一的,且正在实施此种行为的集团、社团、合伙、或组织;或省,5人以上结成的,正在实施或者在过去5年中连续实施一系列前述犯罪的集团、社团、合伙、或组织;或者5人以上结成的,其正在进行的行为影响到州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集团、社团、合伙、或组织。{6}在州法中,据统计,美国有39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的法律对“gang”进行了定义;30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将gang定义为由3人以上组成;23个州的法律在gang的定义中包括了作为帮派标识符号的共用名称、识别记号或者象征;22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的法律使用了“犯罪的街头黑社会(criminal street gang)”这一术语。{7}

  在NYGS中,使用的是“youth gang”这一术语。NYGC的调查人员要求,提供信息的各市警察机关负责人与县治安官将“本辖区内本人或其他负责人愿意认定为‘黑社会(gang)’的未成年人或年轻成人集团(group)”作为“青少年黑社会”上报。但是,“摩托帮(motorcycle gangs)”、仇恨或意识形态集团(hate or ideology groups),监狱黑社会(prisongangs),以及纯粹的成年人黑社会(exclusively adult gangs)不在调查之列。“青少年”,根据NYGS,包括未成年人以及年轻成年人。具体而言,是指年龄在10岁至22岁之间的人。{8}

  综上,本文所谓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是指由多名10-22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年轻成年人组成的,以实施街头杀人、重伤、抢劫等暴力犯罪及其他重罪作为其存在与表现形式的,有组织的,但不具有仇恨与意识形态因素的,被本地管理部门负责人认定为黑社会的犯罪集团。

  二、美国青少年黑社会犯罪的现状

  青少年黑社会犯罪研究中心对全美国进行了十五年的跟踪调查。总体而言, 1996年2001年间,青少年黑社会犯罪明显下降,2001年达到最低。但是,2001年也是转折点。此后,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逐年回升。具体情况为:

  (一)组织与成员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估算,全美国青少年黑社会组织数2000年为24500个,2001年为23500个,2002年为21500个,2003年为20100个,2004年为24000个,2005年为26700个,2006年为26500个,2007年为27000个,2008年为27900个。全美青少年黑社会成员人数2000年为772500人,2001年为693500人,2002年为731500人,2003年为710500人,2004年为760000人,2005年为789500人,2006年为785000人,2007年为788000人,2008年为774000人。{9}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比较直观的统计结论:

  表1: 2000年以来青少年黑社会组织情况(单位:个)

  ┌──────┬─┬────┬────┬─────┬───────┐

  │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

  │黑社会组织数│9 │20100.00│27900.00│24633.3333│2648.11254 │

  ├──────┼─┼────┼────┼─────┼───────┤

  │ │9 │ │ │ │ │

  └──────┴─┴────┴────┴─────┴───────┘

  表1:显示,2000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年活跃着24633个青少年黑社会组织,最多时达到27900个,最少也有20100个。

  表2: 2000年以来青少年黑社会成员人数情况(单位:人)

  ┌─────────┬─┬─────┬─────┬────┬───────┐

  │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

  │黑社会成员数 │9 │693500.00 │789500.00 │756055.6│35665.49842 │

  ├─────────┼─┼─────┼─────┼────┼───────┤

  │Valid N (listwise)│9 │ │ │ │ │

  └─────────┴─┴─────┴─────┴────┴───────┘

  表2:显示,2000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年活跃着约756056名青少年黑社会组织成员,最多时达到789500人,最少时为693500人。

  表3:2000年以来青少年黑社会组织年均成员情况(单位:人/个)

  ┌──┬──────┬──────┬─────┐

  │年度│黑社会组织数│黑社会成员数│平均成员数│

  ├──┼──────┼──────┼─────┤

  │2000│24500.00 │772500.0 │31.53 │

  ├──┼──────┼──────┼─────┤

  │2002│21500.00 │731500.0 │34.02 │

  ├──┼──────┼──────┼─────┤

  │2004│24000.00 │760000.0 │31.67 │

  ├──┼──────┼──────┼─────┤

  │2006│26500.00 │785000.0 │29.62 │

  ├──┼──────┼──────┼─────┤

  │2007│27000.00 │788000.0 │29.19 │

  ├──┼──────┼──────┼─────┤

  │2008│27900.00 │774000.0 │27.74 │

  └──┴──────┴──────┴─────┘

  表3:显示,2000年以来,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组织不断增加,黑社会成员人数居高不下。但是,每个组织年度拥有的平均成员人数,分别为31.53人,34.02人,31.67人,29.62人,29.19人,27.74人。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是黑社会组织活动数最少的一年,但却是单个组织平均拥有成员最多一年。到底是黑社会组织个数的多少更能说明青少年黑社会犯罪的危害性,还是单个组织平均拥有的成员多少更能说明青少年黑社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呢?很难回答。但统观2000年以夹的单个组织平均成员人数,我们不难发现,每个组织平均拥有成员数基本上是逐年下降的。

  表4:2000年以来青少年黑社会组织总平均成员情况(单位:人/个)

  ┌─────────┬─┬────┬────┬────┬───────┐

  │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

  │平均成员数 │6 │27.74 │34.02 │30.6284 │2.22904 │

  ├─────────┼─┼────┼────┼────┼───────┤

  │Valid N (listwise)│6 │ │ │ │ │

  └─────────┴─┴────┴────┴────┴───────┘

  表4:显示,2000年以来,每个青少年黑社会组织平均拥有的成员人数为30.6284人,单个组织平均拥有的成员最多为34.02人,最少为27.74人。与纯粹的成年人黑社会组织的人数相比,青少年黑社会组织的规模比较小。

  (二)地区分布情况

  虽然统计数字显示的是全美国的情况,但事实上,不同地区情况是不一样的。NYGC将全美国的统计对象分成大城市,城郊县、小城市、乡村县进行统计。所谓大城市是,是指人口数在 50000人及以上的城市,所谓小城市,是指人口数在2500至49999人之间的城市。据2007年的统计,青少年黑社会组织的分布情况如下:就黑社会组织数量而言,40.7%活跃在大城市,19.9%活跃在城郊县,33.5%活跃在小城市,5.9%活跃在乡村县。就黑社会成员分布而言,55.9%的黑社会组织成员在大城市,25%的黑社会组织成员在城郊县,16.8%的黑社会组织成员在小城市,2.3%的黑社会组织成员在乡村县。{10}

  在不同地区内部,青少年黑社会组织的分布情况也是有区别的,并不是每一个受调查地区都报告本地区有青少年黑社会组织出现。根据2005年、2006年的统计,不同地区类型青少年黑社会组织分布情况。如表5:

  表5:2000年以来美国青少年黑社会组织不同地区类型分布情况

  ┌──┬──────┬──────┬──────┬──────┐

  │时间│大城市(%)│城郊县(%)│小城市(%)│乡村县(%)│

  ├──┼──────┼──────┼──────┼──────┤

  │2000│78.00 │41.00 │26.00 │13.00 │

  ├──┼──────┼──────┼──────┼──────┤

  │2001│76.00 │35.00 │20.00 │11.00 │

  ├──┼──────┼──────┼──────┼──────┤

  │2002│77.00 │37.00 │27.00 │13.00 │

  ├──┼──────┼──────┼──────┼──────┤

  │2003│81.00 │40.00 │31.00 │12.00 │

  ├──┼──────┼──────┼──────┼──────┤

  │2004│82.00 │42.00 │27.00 │14.00 │

  ├──┼──────┼──────┼──────┼──────┤

  │2005│83.00 │50.00 │33.00 │17.00 │

  ├──┼──────┼──────┼──────┼──────┤

  │2006│86.40 │51.00 │32.60 │14.90 │

  └──┴──────┴──────┴──────┴──────┘

  表5:显示,虽然不同时间同一地区类型青少年黑社会组织分布比例不同,但总的情况却很清楚。对表6进行统计分析,会得出如下结果表7:-表9:

  表6: 2000年以来,大城市青少年黑社会组织分布情况

  ┌─────────┬─┬────┬────┬────┬───────┐

  │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

  │大城市 │7 │76.00 │86.40 │80.4857 │3.70379 │

  ├─────────┼─┼────┼────┼────┼───────┤

  │Valid N (listwise)│7 │ │ │ │ │

  └─────────┴─┴────┴────┴────┴───────┘

  表7: 2000年以来,城郊县青少年黑社会组织分布情况

  ┌─────────┬─┬────┬────┬─────┬───────┐

  │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

  │城郊县 │7 │35.00 │51.00 │42.2857 │6.10230 │

  ├─────────┼─┼────┼────┼─────┼───────┤

  │Valid N (listwise)│7 │ │ │ │ │

  └─────────┴─┴────┴────┴─────┴───────┘

  表8: 2000年以来,小城市青少年黑社会组织分布情况

  ┌─────────┬─┬────┬────┬────┬───────┐

  │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

  │小城市 │7 │20.00 │33.00 │28.0857 │4.56634 │

  ├─────────┼─┼────┼────┼────┼───────┤

  │Valid N (listwise)│7 │ │ │ │ │

  └─────────┴─┴────┴────┴────┴───────┘

  表9: 2000年以来,小城市青少年黑社会组织分布情况

  ┌─────────┬─┬────┬────┬────┬───────┐

  │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

  │乡村县 │7 │11.00 │17.00 │13.5571 │1.97641 │

  ├─────────┼─┼────┼────┼────┼───────┤

  │Valid N (listwise)│7 │ │ │ │ │

  └─────────┴─┴────┴────┴────┴───────┘

  表6-表9显示,在美国,平均80%左右的大城市,42.%左右的城郊县,28%左右的小城市,以及13.6%左右的乡村县,受到了青少年黑社会组织犯罪的困扰。大城市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问题最严重。

  (三)与青少年黑社会组织有关的犯罪

  青少年黑社会犯罪,作为黑社会犯罪的一部分,首先是具有暴力性。这表现在,与青少年黑社会组织有关的杀人罪与重伤罪比例很高。2004年NYGC对173个十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的黑社会杀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芝加哥与洛杉矶两市,有一半以上共计1000多件杀人案(杀人与被杀,下同)被认为与青少年黑社会有关。其余171个城市中,大约四分之一的杀人案与青少年黑社会有关。{10}除杀人罪外,与青少年黑社会有关的其他常见多发犯罪为重伤、毒品买卖与抢劫。{9}调查也显示,青少年黑社会暴力犯罪在大城市和城郊县最可能发生。{10}从2002年到2008年,在250000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报告的青少年黑社会有关的杀人案增加了10%。{10}

  哪些因素影响了与青少年黑社会组织有关的暴力犯罪呢?2006年的调查中,一半以上的报告人认为,不同黑社会组织之间的冲突和与毒品买卖有关的因素直接影响涉黑暴力犯罪的水平。25%-50%的报告人的经常性报告表明,国内黑社会组织成员的乔迁,新的黑社会组织的兼并,以及黑社会成员从监管场所的返回这三方面因素,也影响到青少年黑社会组织的暴力犯罪。另外,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报告,黑社会组织内部的冲突,以及黑社会组织成员从境外移民到美国,也会引起暴力犯罪。{10}

  (四)青少年黑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

  由于NYGC调查的对象是10到22岁之间的人所组成的黑社会组织的犯罪情况,自然会涉及到学生加入黑社会组织的情况。不过,调查结果并不太一致。“全美青年纵向调查(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的抽样调查表明,8%的青年人在12-17岁期间的某个时间,曾经属于某个黑社会组织。对11个已经出现青少年黑社会组织的城市里的6000名8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9%的人当前正是黑社会组织成员,另有17%的人则表示,他们曾经加入过黑社会组织。{11}在NYGC2000年的调查中,95%的人报告,在其辖区,一所或多所高中内发现了黑社会犯罪行为;91%的人报告,在其辖区,一所或多所初中(intermediate schools)内发现了黑社会犯罪行为。{10}“2007年全美犯罪被害调查学校犯罪补充调查(The School CrimeSupplement to the 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 2007)”显示,23%的学生报告2007年他们的校园里或学校周边存在黑社会组织。而且,城市地区的学校最容易受到黑社会影响。具体比例以2005年为例,报告出现黑社会组织的学生,城市学校占36%,城郊学校占21%,而乡村学校只占16%。根据“第十五次药物滥用国民态度全国调查:未成年人与父母(The NationalSurvey of American Attitudes on Substance Abuse XV : Teens and Parents,released)”的调查结果,国家成瘾与药品滥用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on Addiction and Substance Abuse)2010年8月释放者则报告,45%的高中学生表示他们学校有黑社会组织,或者他们学校有学生认为自己属于黑社会;在初中,这个比例是35%。 {12}应该说,上述调查都是权威的,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调查结论并不一致,而且看上去差异还很大。很难说到底该以哪一个数据为准。不过,无论哪一个数据,结论都很清楚,那就是,青少年黑社会对在校中学生,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影响都不容忽视。

  三、美国青少年黑社会犯罪的治理

  青少年黑社会犯罪的危害性毋庸赘言。研究青少年黑社会犯罪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预防与惩罚,以实现有效治理。掌握青少年黑社会犯罪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是有效治理的前提。

  (一)青少年黑社会组织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一个年轻人要加入黑社会组织呢?学者认为,一是黑社会本身具有吸引力。二是容易导致加入黑社会的危险因素。{13}

  调查显示,青少年加入黑社会组织的原因,依次是:为了寻求保护,因为好玩,为受到尊重,为了钱,因为某个朋友是黑社会成员。{14}其中,最常见的理由是认为黑社会组织能为自己提供安全。其次,则是因为受到某个已经是黑社会成员的家人的影响。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支持这两个理由。{13}金钱也偶尔成为年轻人加入黑社会组织的原因。也有学者从民族、大众文化(媒体将黑社会及其成员表现得非常具有吸引力,特别是对那些易受影响的敏感的年轻人)、友谊与浪漫关系分析了黑社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13}

  所谓容易导致加入黑社会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人的(反社会行为、酗酒、吸毒、心理问题、曾遭受暴力、虐待或冷落、负面消极的生活体验等),家庭的(频繁的家庭变故、单亲、贫穷等),学校的(学校的氛围、与学校的联系,觉得学校不安全等),伙伴的(具有侵略性与反社会性的儿时玩伴走上了犯罪道路等),以及社会的(犯罪频发、大量年轻人卷入不法行为、大量使用火器与毒品)等方面的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年轻人加入黑社会。{11}这些因素,归根到底,还是一种心理需要的满足。这样看来,加入黑社会组织的实质,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是这种满足需要的方式令社会不能容忍而已。这也再次证明,所谓犯罪,从价值角度看,就是行为人以全体社会成员所不能容忍的方式满足自己需要,从而侵犯社会其他成员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15}

  (二)青少年黑社会组织犯罪的防治

  这里不是要分析学者们提出的种种方案,而是介绍官方采取的应对措施。从NGYC的年度报告来看。这些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地方当前的应对办法。令笔者颇觉意外的是,多数(62%)地方采取的居然是宵禁或者其他禁止青少年夜间集会的办法。采取这些措施的地方中,82%的报告人(即当地警方负责人或县治安官)认为,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效果的。在报告出现青少年黑社会犯罪的地方中,有20%的地方则动用武器镇压,但只有47%的十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采用此法。12%的地方发布解散令(abatement ordinance)的来应对。另有6%的地方采用民事禁令(civil injunctions)。{10}在警力配备方面,各地也采取了针对性措施。据调查,2000年,报告出现青少年黑社会犯罪的地方中,37%的地方委派2名或2名以上的警察组成专案组,主要处理青少年黑社会案件。在这些地方中,一半以上的做法是委派2到4名警察,组成办理黑社会案件的专案组。这些专案组绝大多数采取巡逻执法,收集情报与侦查的方式来办案。{10}

  二是美国司法部青少年司法与犯罪预防办公室(OJJDP)的黑社会犯罪预防措施。OJJDP实施了“控制黑社会纲要(Gang Reduction Program)”。其具体措施包括:建设无黑学校与无黑社区,以减少学校与社区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与暴力犯罪;建设国家青少年黑社会研究中心,对全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的范围与特征进行评估,为本领域提供资源,并为社区预防、干预与镇压活动提供培训与技术支持;预防黑社会协作项目,提供资金,增强地区、州与联邦资源之间的协作,支持社区落实以下两个或多个反黑策略:初级预防,二级预防,黑社会干预,黑社会强制。{10}

  上述两个方面的策略,一为治标,着眼于当前;一为治本,着眼于长远。可谓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措施,无论收效如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犯罪,包括青少年黑社会犯罪,是人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方式与社会所能提供的满足能力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是人性与社会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只有提升社会满足人的需要的能力,才可能有效控制,真正减少,乃至最终征服它。

 

 
【注释】
2009年10月,国家青少年黑帮研究中心与司法援助局(the Bureau of Justice Assistance)设立于2003年的国家黑帮犯罪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Gang Center,简称NGC)合并,成为新的国家黑帮犯罪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See Chicago Crime Commission. Gangs: Public Enemy Number One, 75Years of Fighting Crime in Chicagoland.Chicago: Chicago Crime Commission, 1995.
{2}阎桂玲.困扰美国的青少年帮派问题[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 (2).
{3}余珊燕等.青少年学生集结团伙问题的中美比较[J].青少年研究,2005, (4).
{4}金诚.中美青少年团伙犯罪研讨会综述[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 (5).
{5}See James C. Howell and John P. More.” History of Street Gangs in the United States”.National Gang Center Bulletin,May 2010. http://www.nationalgangcenter.gov/Publications#Surveys
{6}See 18USC*521(a)、*521 (c).
{7}See"Brief Review of Federal and State Definitions of the Terms 'Gang, ' 'Gang Crime,’and 'Gang Member'"(pdf),http://www.nationalgangcenter.gov/Content/Documents/Definitions.pdf, December 2009, pp1-2.
{8}John P. Moore . Highlights of the 1995 National Youth Gang Survey (pdf).Fact Sheet #63, April 1997.http://wwwnationalgangcenter.gov/About/Surveys-and-Analyses
{9}See"National Youth Gang Survey Analysis".http://www.nationalgangcenter.gov/Survey-Analysis
{10}Arlen Egley, Jr. and Christina E. O'Donnell, "Highlights of the 2007 National Youth Gang Survey" (pdf),http://www.nationalgangcenter.gov/About/Surveys-and-Analyses
{11}James C. Howell, "Gang Prevention: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and Programs", p2,www.ncjrs.gov/pdffiles1/ojjdp/231116.pdf
{12}See Michelle Arciaga, Wayne Sakamoto, and Errika Fearbry Jones, "Responding to Gangs in the School Setting",National Gang Center, No.5, November 2010,www.nationalgangcenter.gov/Content/Documents.
{13}See Decker, S.H., and Van Winkle, B. 1996. Life in the Gang: Family, Friends, and Violence. New York,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转引自James C. Howell, "Gang Prevention: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and Programs", p4,www.ncjrs.gov/pdffiles1/ojjdp/231116.pdf
{14}Esbensen, F.-A., Deschenes, E.P., and Winfree, L.T. 1999."Differences between gang girls and gang boys:Results from a multi-site survey". Youth and Society 31:27-53.转引自James C. Howell, "Gang Prevention: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and Programs", p4,www.ncjrs.gov/pdffiles1/ojjdp/231116.pdf.
{15}周国文.刑罚的界限——Joel Feinberg的“道德界限”与超越[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