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是团结全国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诉讼法学研究会分立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12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完成民政部社团法人登记手续,...
梁 静 王 磊:中性笔笔痕特征的实证分析

 

【内容提要】通过实验考察:1.在鉴定实践中能够从文书材料中正确区别出中性笔笔痕;2.研究中性笔笔痕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实验研究,以期能够在刑事物证鉴定实务中能够很好地用于分析判断书写笔具的种属及型号,分析判断检材字迹是否为某一特定笔具书写,以及分析判断是否有添改事实等。
【关键词】中性笔,笔痕特征,实验研究
      中性笔(GEL PEN)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书写工具,其书写介质是胶状物,黏稠度介于水性和油性之间。因中性笔兼具自来水笔和圆珠笔的优点,书写手感舒适,不漏墨水且携带方便,颇受大众喜爱,同时也是我们刑事技术物证分析领域中的重点。   
  中性笔同圆珠笔一样,也是在运笔动作和书写力控制下,迫使滚珠滚动挤压并带出墨管内油墨的一种书写工具。从中性笔的作用机理分析,书写力的分布与油墨的附着共同完成了笔痕的演变特征。笔痕是笔具划痕和书写墨色痕分布的特征结合体。划痕是指书写工具在书写力的带动下,笔尖与纸面接触摩擦而形成的动态擦划痕迹;而色痕记录的是文字色料与其载体之间的色差反映,即我们肉眼可视的有色线条痕迹。中性笔的色料类型是胶状墨水,具有稳定性,并且与纸张的结合性能好,在笔痕特征中表现为墨流总量的多少、墨流量的变化(墨迹浓淡变化)以及墨流缺损变化等墨流特征。
  中性笔主要是由球珠和球座体部件组成。球珠的圆度与光洁度、球座内壁与装珠口边缘的微痕和异物以及装有球珠的球座收口的松紧度等加工特征,构成了中性笔笔具结构的特定性;中性笔结构的特定性结合书写人书写动作系统的特定性构成了中性笔笔痕特征的特定性。由于笔痕特征客观反映了书写人的书写习惯、书写工具的结构特点和书写墨的理化性质。因此,对中性笔笔痕特征的分析,我们也应从笔痕形成的整个特征系统——中性笔笔具结构、书写墨和书写动作系统来着手对中性笔进行种类识别和同一认定,甚至对具体书写人的认定。
一、不同型号、牌号的中性笔的笔痕分析
  同种书写工具和色料,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国内不同厂家生产,其具体结构和色料组成成分及其配比与理化性质不同。
  中性笔球珠与球座在制作加工过程中的不同,构成了中性笔结构组合成分的特征反映体的特定性。
  各生产厂家视墨水配方为专利技术,因此,不同厂家生产的中性笔,书写墨的组成成分不同或组成成分相同但配比与理化性质不同。
  (一)不同型号、牌号的中性笔的笔道划痕特征分析。
  1.实验器材:实验仪器:扫描仪、实验纸、Photoshop软件;实验样品:不同产地或不同牌号或同一牌号不同笔具的黑色中性笔共6种(样品表1);实验材料:同一人分别用以上编号1——6的黑色中性笔在质地相同的实验纸上自然书写同一文稿形成对应编号为A1——A6的实验材料。
  表1样品
  ┌──────┬──────┬──────┬──────┬──────┬──────┐
  │样品   │牌号   │产地   │样品   │牌号   │产地   │
  ├──────┼──────┼──────┼──────┼──────┼──────┤
  │1     │晨光牌  │上海   │2     │真彩牌  │上海   │
  ├──────┼──────┼──────┼──────┼──────┼──────┤
  │3     │奥博牌  │广东汕头  │4     │英雄牌  │上海   │
  ├──────┼──────┼──────┼──────┼──────┼──────┤
  │5     │得利牌  │浙江   │6     │宝克牌  │广东汕头  │
  └──────┴──────┴──────┴──────┴──────┴──────┘
  2.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1)实验方法。VSC5000文检仪观察法。利用文检仪对编号为A1——A6的实验材料上的笔道划痕中的露白痕及其特征变化规律进行观察并分析。
  (2)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一,上述实验材料的笔痕种类特征相同,共同表现为笔画粗细均匀,色调反映一致,笔画边缘有洇散现象,中间有沟痕。第二,不同笔具的笔道露白痕规律性分布特征的有无与位置不同。露白痕是笔具结构组分的物化反映,因此,根据笔具的生产工艺、使用情况,不同中性笔的露白痕特征反映情况不同,表现为露白痕特征的有无。
  笔道划痕的规律性特征是指在一篇文稿中相同单字或不同字的相同笔画上的露白痕等笔痕特征成规律性分布。但是从不同中性笔笔具划痕特征分布情况来看,有的中性笔痕无露白痕,或有露白痕但分布位点不同。如实验材料A1、A2、A4—A5均无露白痕的分布(如图5所示),这是因为有的中性笔采用“等量出墨”书写控制系统,使书写线条均匀而无分叉、露白痕表现;而实验材料A3、A6有露白痕且呈规律性分布,例如实验材料A3中的“性”、“理”的转折部位有露白点痕的规律分布(如图6所示),实验材料A6中笔画的起笔端点有露白点的规律性分布。以下用材料A2与材料A3中的“性”进行图谱对比说明。
  根据图谱解析,我们可以看出露白痕特征位置呈规律性分布,但特征有无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如第四行、第六行、第八行中的“性”字绕笔处露白痕并未显现。这也决定此特征分析要求的实验样本材料字迹多,具备分析条件,因此,其在物证鉴定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一旦在物证文书中出现,其在笔具的认定上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表现在对笔具的粗略认定上。
  (二)不同型号、牌号的中性笔的色痕分析。
  色痕分析是一种微量成分分析。中性笔的色痕分析是通过仪器对中性笔色料组成成分及其配比、理化性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据目前相关文献报道可知,对笔具色痕成分的仪器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HPCE)、质谱法(MS)等。
  本实验就书写工具结构组合的特定性与书写墨的组成成分及其配比两方面来对不同书写工具的笔痕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实验分析,分析目的主要在于对书写工具的认定和确定物证文件中是否有添改事实。一方面是由于通常情况下添写、改写时作案人不可能再用同一书写工具进行书写,而不同书写工具形成的笔痕特征具有稳定性、特定性和反映性,可以反映书写工具和书写人的同一性;另一方面检验方法比较简单,很大成分上可以直接从色料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上直接认定是否有添改事实。
  (图略)
  图1实验材料A2分析
  (图略)
  图2实验材料A3分析
  (图略)
  图3实验材料A2中的“性”字图谱解读
  (图略)
  图4实验材料A3中的“性”字图谱解读
二、中性笔笔具的同一认定
  不同人执同一支书写工具书写,由于执笔书写习惯及笔具本身结构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磨损特点,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笔痕特征,这是书写工具同一认定的依据。理论依据的科学性看似能在鉴定实践中得以成功实现,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决定同一认定因素中不可重现的书写速度、书写力,以及书写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的时刻变化性,这就意味着,对书写工具的同一认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形成信息、变化因素和物质环境,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处置,突破机械比对的思维方法。鉴于此,下文主要对决定中性笔笔具同一认定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一)同一人执同一黑色中性笔在质地相同的实验纸上自然书写直至墨耗尽,而形成实验材料。
  1.实验器材:VSC5000文检仪、质地相同的实验纸、真彩牌黑色中性笔
  2.实验方法:仪器观察法。
  3.实验目的:对同一黑色中性笔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相对稳、变化特征进行实验分析。
  4.实验结果及分析:(1)同一黑色中性笔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特征表现。笔痕特征的相对稳定性表现在同一人执同一支笔,在一定时间内、在质地相同的实验纸上书写所形成的笔痕特征,在相同字或不同字的相同笔画、相同部位上具有重复再现的规律性。正如本实验结果显示,同一人执同一中性笔书写反映的笔痕特征如露白点痕在相同单字或不同字的相同笔画上规律性反映。这一稳定性特征可以作为同一认定的依据。(2)不同书写时间表现下的笔痕特征变化。这一变化特征在实践操作中是制约笔具同一认定的因素,需要考验鉴定人的知识系统、经验总结与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第一,墨流量的变化。在书写力一致的情况下,新中性笔的起初墨流总量大,书写的字迹色痕与其载体的色差反映大,字迹颜色深。随着书写活动的进行,书写墨在墨管中的重心点下降,对墨输出的压力减小,从而使滚珠带出书写墨的总量在逐步减少,书写字迹的颜色也逐渐变淡,直至最后墨尽。第二,白点特征的变化。中性笔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或异物的填充,使球珠、球座内壁出现磨损特征,装珠口有微量异物填充,在书写运笔推动下,反映出白点微痕或断线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磨损特征的加强、填充物的堆积或位移,从而使白点特征的形状、位置、面积大小以及数量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如白点的数量变化呈现由无到渐次增多的变化规律。第三,墨点特征变化。墨点的形成是在书写过程中,由于执笔腕力的方向改变或运笔的停顿,使球座内蓄积的油墨受球珠滚动方向的骤然变化而在运笔运作方向改变的瞬间产生于笔画一侧或两侧的墨迹,或运笔的停顿、行笔伊始,球座内油墨的继续蓄积而产生于起笔、落笔部位的墨点。通过墨点形成原因的分析可知,墨点的形成与油墨量的多少有关,随着中性笔的使用,油墨量逐渐减少,墨点的数量也会逐渐减少。
  (二)同一人执同一黑色中性笔在不同书写力梯度下书写,除书写速度外其它书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形成实验材料。
  书写速度影响笔痕的变化规律,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书写力表现的。因为书写速度慢时,笔力相对加重,故笔痕重,墨迹浓;速度快时,笔力相对减轻,墨迹相对较淡。
  1.实验器材:VSC5000文检仪、质地相同的实验纸、真彩牌黑色中性笔。
  2.实验方法:仪器观察法。
  3.实验目的:观察同一书写人有意识改变书写力这一特定书写条件非正常书写情况下的笔痕特征变化。
  4.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实验,发现中性笔笔痕特征在不同梯度力下的笔痕变化为:书写力控制条件不同,笔道沟痕与色痕特征表现不同。第一,笔道沟痕的深浅、宽窄特征表现。随着书写力的增大,沟痕变深、变宽且有空白划痕的出现到划痕纵向跨度逐步加大。书写力较大,笔珠与纸张的接触更加充分,从而使球珠的作用点面积分布增加,所以沟痕会加宽、变深。同时,书写力的增大也使笔画增粗,但笔画宽度、划痕宽度不会大于球珠直径,因此笔画、划痕增粗到一定程度后不会随着书写力的增加而增加,而且笔道沟痕宽小于笔画宽度。如图所示,划痕的变化规律为随着书写力的增加,划痕表现为“无→间断划痕→贯通线划痕”变化规律。第二,色痕的分布特征。书写力较小时,色调反映基本一致,整个字痕书写墨的分布较均匀,有少量地方的墨有浓淡变化,主要是由纸张的纤维网状结构造成的。书写力中等梯度时,整个色痕墨的分布不匀,主要表现为中间墨分布少,变淡,而笔画两侧或一侧的墨流量相对较大,较浓,甚至笔痕中间有窄小的露白痕或间断露白痕。随着书写力的继续加大,露白痕迹明显,呈贯通白线痕,书写墨在笔画两侧或一侧集中分布。总的来说,随着书写力的增大,色痕区域边缘地带与中间地带的色差反映逐渐加大,墨流量逐渐向边缘地带加大分布密度,而中间地带趋向空白且纵向跨度逐步加大。第三,墨流量的变化。随着书写力的增大,笔画变粗,而墨流量逐渐变少,色痕颜色变淡,透明度增加。
  综合三者表现,在低梯度力作用下,油墨色料分布均匀,笔道沟痕不明显。随着力度的增加,油墨分布量减少,笔道沟痕明显度增加。也就是说,随着书写力的增加,书写墨流量逐渐减少,笔画两侧墨量分布与笔道沟痕墨量分布差量逐步增大,且笔画逐渐变粗,笔道沟痕逐渐变宽,但整体宽度不会大于滚珠直径(如图5所示)。第四,同一人执同一黑色中性笔书写,不同力度下露白痕分布量不同。观察实验字痕可知,随着力度的增加,露白痕量增多,且位置分布呈规律性。
  (图略)
  图5不同梯度力分布的笔道沟痕
  实验(一)、(二)结果说明,可以根据同笔具同时期书写的特征规律性反映用于判定一份文书字迹是否有添加、改写字迹,从而判断添改事实。但鉴定中应充分考虑书写时间、书写力及书写速度等时空要素和主观因素(如人的情绪等)的影响,不能机械比对分析。
  (三)不同人执同一书写笔具在书写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书写所形成的笔痕特征反映。
  1.实验器材:VSC5000文检仪,质地相同的实验纸,晨光牌黑色中性笔。
  2.实验方法:仪器观察法。
  3.实验方式:10人运用同一支晨光牌黑色中性笔在书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书写同一文稿形成实验材料,对应编号分别为C1——C10。
  4.实验原理:不同人执同一书写工具书写,由于不同人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力不同,所形成的笔痕特征表现有差异。
  5.实验结果(如图6、图7所示)及分析:(1)笔道沟痕的宽窄、深浅表现不同。这是由于不同人的施力情况不同造成的。(2)墨流量分布不同,包括总墨流量和墨流量变化不同。总墨流量的多少,是不同的书写力不同造成的;而墨流量变化情况,与书写人的书写力和书写速度相关。(3)不同人不同力度作用下,空白划痕、墨痕的有无或量多少表现不同,而且分布位置不同。这是由于不同人书写力度不同和执笔姿势不同造成的。如图6、图7所示,材料C4与材料C7相比,空白划痕量较多,说明材料C4书写人的力度较大;另外,材料C4与材料C7的空白痕或墨点痕的有无、分布位置不同,这是由于两份材料的书写人的执笔姿势不同造成的。
  (图略)
  图6材料C4及个别字的特写
  (图略)
  图7实验材料C7及个别字的特写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用笔痕特征对书写工具进行同一认定和对人的认定只定格在理论研讨上,在实践操作中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其利用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即理论与实践并未统一。现如今,笔痕在实践中的运用层面只达到了对笔具种类的鉴别、同厂生产的系列书写工具书写墨的认定,并未具体到特定书写笔具以及填充于特定笔具中的特定书写墨的同一认定,因为同一认定中的变化因素伴随着字痕形成及保存的整个过程,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重现性。因此,在刑事物证技术领域,我们仍然应该本着对证据科学的执著,大力进行实验性研究,使笔痕实践运用与理论分析深度逐步接轨。
【参考文献】 
  {1}贾玉文,邹明理.刑事科学技术大学—文件检验[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贾治辉,徐为霞.司法鉴定学[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3}黄娟娟,贺江南.蓝色中性笔色痕种类的薄层色谱法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4}王兰芳,王锦辉,白建军.浅淡确定相对书写时间中的中性笔笔痕特征[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3).
  {5}黄建同,谢书勋.签字笔笔痕的物理检验方法[J].人民公安,1997,(7).
  {6}贾治辉.文书检验[M].法律出版社,2000.
  {7}贾治辉.文书检验[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郑州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技术中队民警,研究方向:指纹、足迹、笔迹检验;郑州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技术中队民警,研究方向:指纹、足迹、笔迹检验
【文章来源】《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