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是团结全国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诉讼法学研究会分立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12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完成民政部社团法人登记手续,...
最高法:确保刑案裁判结果最大限度接近社会预期
 
 
  法制网讯  7月25日,全国部分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在辽宁营口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述元在会上要求,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刑事政策和刑事法律的关系、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关系、刑事立法稳定性和社会生活变动性的关系、依法严惩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关系,统筹兼顾法律正义和社会正义,将司法的专业判断与民众的朴素情感相结合,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确保裁判结果最大限度接近社会预期,提升人民群众对刑事司法的满意度。
 
  张述元指出,要以信息化、大数据为抓手,将科技创新与司法体制改革相融合,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审判质效。要借鉴贵州、上海经验,结合各地实际,对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进行研发、试用,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辅助分析证据,明确不同诉讼阶段的基本证据标准指引,用现代科技手段引导各诉讼阶段依法、规范收集、审查和使用证据,为提高审判质量奠定基础。
 
  张述元要求,要按照以审判为中心的要求,积极试点完善法庭调查规程、庭前会议规程和非法证据排除规程,切实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真正做到诉讼证据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在法庭。要科学配置司法审判资源,落实繁简分流机制,进一步推进速裁程序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改革, 积极构建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有效衔接、繁简分流的多层次诉讼体系,实现“疑案精审”“简案快审”。
 
  最高法刑四庭和北京、山西、青海等8省市高级法院及部分中级法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作交流发言。(记者 周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