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是团结全国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诉讼法学研究会分立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12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完成民政部社团法人登记手续,...
《诉讼法学研究》第21卷出版
 

      

 

    《诉讼法学研究》是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组织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初创于2001年,迄今已经出版21卷,由我院院长、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卞建林教授担任主编。本卷汇集、融合了学术名家和青年才俊的众多学术作品,体现了我国诉讼理论与实务的多方面前沿探索。本刊常设“诉讼前沿”、“实务研究”、“证据制度专论”、“外国诉讼制度”、“博士生论坛”、“外国法译评”等特色栏目。结合当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一热点话题,本卷特设“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专题”栏目。本刊以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诉讼法学科的融合为特色,积极拓展稿件来源,加强约稿力度,调整优化栏目设置,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得到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附:《诉讼法学研究》(第21卷)主编絮语

《诉讼法学研究》初创于2001年,迄今已经出版了20卷。经过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中国检察出版社的鼎力协助下,第21卷在2017年3月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里首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卷汇集、融合了学术名家和青年才俊的众多学术作品,体现了我国诉讼理论与实务的多方面前沿探索。

“诉讼前沿”栏目刊登了六篇力作。李本森教授通过分析和阐释美国社区司法的理论和经验,对社区司法的价值以及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释。郑曦副教授对警察权行使过程中的盘查、留置、拘留这三种典型的暂时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将警察行使的上述权力概念化为“警察暂时性人身限制权”,进而对相关制度构建和权力运用方式展开了进一步的阐释。李晶博士撰写的《错案防范视角下的诉讼理念规范化研究》围绕着如何实现公安司法人员诉讼理念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指出应当强化人权保障理念,坚持公正司法理念,秉持证据裁判理念,落实疑罪从无理念。王迎龙博士的《我国法官责任制的反思与完善—以司法责任制构建为视角》分析了实践中现有运行机制暴露出的诸多弊端,并考察了西方法治国家的相关做法,进而提倡建立一种体系化、多元化的法官责任制。褚宁博士、卫楚楚从关怀伦理观视角下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全新阐释,指出仅以“关爱”、“赋权”为出发点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进行解读是狭隘的、单向的,该文主张的“合作”司法范式凸显的“关怀—合作—同向损益”之行为模式体现了该制度背后“以人为本”的“内在品格”。徐一楠博士以第三人撤销诉讼为研究对象,归纳并系统阐释了第三人撤销诉讼的程序性模式。

   “实务研究”栏目选录了六篇文章。王东法官对公诉案件的管辖问题展开了讨论,论述了公诉案件管辖的双层次审查模式。周惠法官研究了刑事生效判决在随后的民事诉讼中的效力问题。为了在维护刑事判决稳定性与保障民事审判独立性和专业性,主张借鉴国外既判力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扩张既判力的效力范围,承认既判力制度中存在例外,以为民事审判留出必要的空间。孙森森法官以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的第三人利益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如何确立行政机关的行政判断义务,并构建妥当的司法审查方式。王宝道法官的《金钱债权执行竞合中的财产处置机制研究》指出应当厘清财产处置机制与参与分配制度的关系,细化财产处置权分配的原则方法,增加当事人的参与。马岚法官结合具体案例,对民事执行中强制管理的适用对象、收益范围、期限以及管理人制度等主要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朱腾飞博士针对民事协助执行机制的诸多问题,剖析了其产生原因,主张应当合理规制协助执行主体范围,提高全社会的守法意识和执行法官专业素质。

结合当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一热点话题,本卷特设“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专题”栏目,刊登了四篇论文。王志坤检察官的《德国刑事诉讼中的认罪协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在比较法视野下,通过梳理德国认罪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检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办法》,为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奠定了基础。肖沛权副教授撰写的《初论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就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控辩协商的阶段、庭审的方式、证据规则的适用以及制度的保障机制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霍艳丽博士生指出在构建我国认罪协商制度中效率与公正不可偏废,要综合考虑检察机关、被追诉人、被害人的意见,并应赋予被追诉人及时的救济权利。胡逸恬博士生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问题》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决定》和《试点办法》为规范样本,以刑事速裁程序的试点经验为参照,就公安机关撤销案件以及检察机关不起诉问题,控辩协商的方式、主体和空间,庭审制度完善进行了探讨。

“证据制度专论”选录了三篇文章。李晓丽副教授对民事证据调查制度做出了新的阐释,指出当事人主义并不排斥法院的职权调查,应将诉权与法院审判权在证据调查制度中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法院证据调查制度的规范化促进司法者能动地输出司法正义。柳永撰写的《论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通过对行刑证据衔接的规范分析,对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阶段使用的影响因素、基本原则、使用规则及行刑证据衔接制度的完善提出探索性设想。李庚强博士生的《“实体”与“程序”:口供依赖下二元价值的反思及构建》以口供为切入,对刑事诉讼中实体价值与程序价值做出了理论反思。

“外国诉讼制度”栏目刊载了两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刘慧博士的《加拿大传闻证据规则的发展轨迹及启示——以1990年R.v.Khan案件为起点》对加拿大的传闻证据规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为完善我国的传闻证据提供了宝贵的域外经验。张袁博士撰写的《德国证据禁止的理论与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系统梳理了德国证据禁止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博士生论坛”栏目刊载了四篇优秀博士生的学术论文。一篇是陈鑫博士生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历史、现实和未来》。一篇是魏世欣博士生撰写的《交叉诘问制度立法实践之必要性——从台湾法制经验谈起》,该文以台湾地区现行之立法模式为模板,对大陆地区刑事庭审中交互诘问制度的完善与修改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另外两篇分别是范晶晶博士生的《“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审查逮捕阶段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研究》和杜萌博士生的《完善我国专利转让制度的思考》。

   “外国法译评”栏目刊登了由王进喜教授翻译的美国Cardozo法学院Alex Stein教授的《低效证据》一文,该文英文原载《阿拉巴马法律评论》(Alabama Law Review)2014年第2期。该文运用信噪比原理对证据制度以及背后的理念作出了新的阐释。首先,文章解释了信噪比原理是如何运作的,并说明与不受规制的事实认定相比,它所具有的规范优越性。进而,运用这一原理,解释证据筛分制度,并确定刑事被告有权以强制程序取得有利证据的范围。

    学术研究是未竟的事业,作为刊载诉讼法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诉讼法学研究》数十年来的坚持与发展向学界展现了编辑们严谨、专业以及致力于学术的热情。希望《诉讼法学研究》始终秉持着海纳百川的原则,吸引更多优秀学人投稿,能够为那些纯粹热爱学术并从中收获愉悦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期待《诉讼法学研究》这一学术园地编辑出更加华丽的篇章。

 

                                                                                                                            卞建林

                                                                                                         2016年12月25日圣诞节于蓟门桥法大

,

      

 

    《诉讼法学研究》是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组织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初创于2001年,迄今已经出版21卷,由我院院长、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卞建林教授担任主编。本卷汇集、融合了学术名家和青年才俊的众多学术作品,体现了我国诉讼理论与实务的多方面前沿探索。本刊常设“诉讼前沿”、“实务研究”、“证据制度专论”、“外国诉讼制度”、“博士生论坛”、“外国法译评”等特色栏目。结合当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一热点话题,本卷特设“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专题”栏目。本刊以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诉讼法学科的融合为特色,积极拓展稿件来源,加强约稿力度,调整优化栏目设置,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得到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附:《诉讼法学研究》(第21卷)主编絮语

《诉讼法学研究》初创于2001年,迄今已经出版了20卷。经过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中国检察出版社的鼎力协助下,第21卷在2017年3月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里首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卷汇集、融合了学术名家和青年才俊的众多学术作品,体现了我国诉讼理论与实务的多方面前沿探索。

“诉讼前沿”栏目刊登了六篇力作。李本森教授通过分析和阐释美国社区司法的理论和经验,对社区司法的价值以及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释。郑曦副教授对警察权行使过程中的盘查、留置、拘留这三种典型的暂时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将警察行使的上述权力概念化为“警察暂时性人身限制权”,进而对相关制度构建和权力运用方式展开了进一步的阐释。李晶博士撰写的《错案防范视角下的诉讼理念规范化研究》围绕着如何实现公安司法人员诉讼理念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指出应当强化人权保障理念,坚持公正司法理念,秉持证据裁判理念,落实疑罪从无理念。王迎龙博士的《我国法官责任制的反思与完善—以司法责任制构建为视角》分析了实践中现有运行机制暴露出的诸多弊端,并考察了西方法治国家的相关做法,进而提倡建立一种体系化、多元化的法官责任制。褚宁博士、卫楚楚从关怀伦理观视角下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全新阐释,指出仅以“关爱”、“赋权”为出发点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进行解读是狭隘的、单向的,该文主张的“合作”司法范式凸显的“关怀—合作—同向损益”之行为模式体现了该制度背后“以人为本”的“内在品格”。徐一楠博士以第三人撤销诉讼为研究对象,归纳并系统阐释了第三人撤销诉讼的程序性模式。

   “实务研究”栏目选录了六篇文章。王东法官对公诉案件的管辖问题展开了讨论,论述了公诉案件管辖的双层次审查模式。周惠法官研究了刑事生效判决在随后的民事诉讼中的效力问题。为了在维护刑事判决稳定性与保障民事审判独立性和专业性,主张借鉴国外既判力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扩张既判力的效力范围,承认既判力制度中存在例外,以为民事审判留出必要的空间。孙森森法官以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的第三人利益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如何确立行政机关的行政判断义务,并构建妥当的司法审查方式。王宝道法官的《金钱债权执行竞合中的财产处置机制研究》指出应当厘清财产处置机制与参与分配制度的关系,细化财产处置权分配的原则方法,增加当事人的参与。马岚法官结合具体案例,对民事执行中强制管理的适用对象、收益范围、期限以及管理人制度等主要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朱腾飞博士针对民事协助执行机制的诸多问题,剖析了其产生原因,主张应当合理规制协助执行主体范围,提高全社会的守法意识和执行法官专业素质。

结合当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一热点话题,本卷特设“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专题”栏目,刊登了四篇论文。王志坤检察官的《德国刑事诉讼中的认罪协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在比较法视野下,通过梳理德国认罪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检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办法》,为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奠定了基础。肖沛权副教授撰写的《初论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就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控辩协商的阶段、庭审的方式、证据规则的适用以及制度的保障机制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霍艳丽博士生指出在构建我国认罪协商制度中效率与公正不可偏废,要综合考虑检察机关、被追诉人、被害人的意见,并应赋予被追诉人及时的救济权利。胡逸恬博士生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问题》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决定》和《试点办法》为规范样本,以刑事速裁程序的试点经验为参照,就公安机关撤销案件以及检察机关不起诉问题,控辩协商的方式、主体和空间,庭审制度完善进行了探讨。

“证据制度专论”选录了三篇文章。李晓丽副教授对民事证据调查制度做出了新的阐释,指出当事人主义并不排斥法院的职权调查,应将诉权与法院审判权在证据调查制度中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法院证据调查制度的规范化促进司法者能动地输出司法正义。柳永撰写的《论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通过对行刑证据衔接的规范分析,对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阶段使用的影响因素、基本原则、使用规则及行刑证据衔接制度的完善提出探索性设想。李庚强博士生的《“实体”与“程序”:口供依赖下二元价值的反思及构建》以口供为切入,对刑事诉讼中实体价值与程序价值做出了理论反思。

“外国诉讼制度”栏目刊载了两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刘慧博士的《加拿大传闻证据规则的发展轨迹及启示——以1990年R.v.Khan案件为起点》对加拿大的传闻证据规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为完善我国的传闻证据提供了宝贵的域外经验。张袁博士撰写的《德国证据禁止的理论与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系统梳理了德国证据禁止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博士生论坛”栏目刊载了四篇优秀博士生的学术论文。一篇是陈鑫博士生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历史、现实和未来》。一篇是魏世欣博士生撰写的《交叉诘问制度立法实践之必要性——从台湾法制经验谈起》,该文以台湾地区现行之立法模式为模板,对大陆地区刑事庭审中交互诘问制度的完善与修改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另外两篇分别是范晶晶博士生的《“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审查逮捕阶段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研究》和杜萌博士生的《完善我国专利转让制度的思考》。

   “外国法译评”栏目刊登了由王进喜教授翻译的美国Cardozo法学院Alex Stein教授的《低效证据》一文,该文英文原载《阿拉巴马法律评论》(Alabama Law Review)2014年第2期。该文运用信噪比原理对证据制度以及背后的理念作出了新的阐释。首先,文章解释了信噪比原理是如何运作的,并说明与不受规制的事实认定相比,它所具有的规范优越性。进而,运用这一原理,解释证据筛分制度,并确定刑事被告有权以强制程序取得有利证据的范围。

    学术研究是未竟的事业,作为刊载诉讼法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诉讼法学研究》数十年来的坚持与发展向学界展现了编辑们严谨、专业以及致力于学术的热情。希望《诉讼法学研究》始终秉持着海纳百川的原则,吸引更多优秀学人投稿,能够为那些纯粹热爱学术并从中收获愉悦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期待《诉讼法学研究》这一学术园地编辑出更加华丽的篇章。

 

                                                                                                                            卞建林

                                                                                                         2016年12月25日圣诞节于蓟门桥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