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是团结全国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诉讼法学研究会分立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12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完成民政部社团法人登记手续,...
李林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

近日,由法学研究所李林研究员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一书正式出版。本书坚持问题导向的研究方式,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学理阐述与现实分析、理论考察与文本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历史考证和比较研究,从理论逻辑、社会现实和法律文本多重角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合法性、合理性、历史必然性以及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本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衔接和融合,突出中国的国家主体性和文化主体性,凸显中国法治在理论、制度和道路上的自主话语,坚持改革开放立场,不回避历史和现实问题,加强了项目成果的历史性、理论性和现实针对性。

全书总体上围绕三个基本问题展开:一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二是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三是如何开拓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

本书一共12章,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作为治国基本方略的中国法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涵、基本特征、形式要求和实施原则,作了总括性的归纳和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研究了“法治为什么一定要走中国道路”这一问题。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至第十章,主要回答“法治发展道路在中国究竟有怎样的自身特点”这一问题。第四部分主要着眼于未来,旨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战略部署、实施步骤以及据以长远发展的价值根基。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本书总结了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应努力做到的六个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依宪治国与改革开放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坚持依法办事与社会和谐相统一;坚持传统借鉴与实践创新相统一。其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原则和要义精髓。

第二,本书提出,一个国家在走向法治的道路上,要坚持法治原则的包容性与法治样式的多元性的统一,既要遵循具有包容性的法治一般原理和规律,又要适应自身的个性差异。

第三,本书梳理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法治发展历史,认为在中国未来的法治发展道路上,既要继续吸纳先进外来法治资源,又要紧密联系中国具体社会现实;要从历史长河中敏锐发现优秀的法治积淀,并与当前世界法治发展的潮流走向和共同规律有机结合。

第四,本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主要包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并梳理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的以人为本、上下有序、内外协调、动态均衡、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第五,本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还需进一步改革完善。在专职法治越来越得到发展的同时,群众路线对于我们今天更加重要。本书认为,民本法治的群众路线可能是中国法治道路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第六,本书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解和信访制度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要把调解和信访纳入法治的轨道,进一步完善两项制度与相关法律的协调对接,充分发挥法律制度“东方经验”的积极作用。

第七,本书认为,党的领导与政府推动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发展动力。我们不仅要关注全国人大统领的多元立法主体制定的国家法律体系,而且应关注党规党法;不仅要关注法院在司法诉讼中提供的社会正义,而且应关注党的政策和政府的公共政策所提供的社会正义。过往的法治理论和实践更多关注人大的立法和法院依法独立审判,今后应更多地关注执政党符合依法执政和政府如何依法行政。

第八,本书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指引下,运用中国自己的眼光选择鉴别各种法律话语,将诸多话语融为一体,形成适合中国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法治理论和话语体系,是中国法治建设需要实现的历史任务。

本书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经济发展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1980年-2000年);二是社会建设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2004年-2020年);三是政治改革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2020年-2050年)。国家治理能力或法治能力一直贯穿于这三个阶段。在2020年之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提升国家法治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应放在法律体系和治理体系,特别是法治政府的建设上,以为下一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构建打造扎实的刚性制度条件。在建党一百周年至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国家法治能力建设需要实现与民主的更强衔接,一方面通过法治有力有效保障民主改革和实践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促成整个法律体系和治理体系获得更强的民主力量支撑。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201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研究”(主持人姜伟)的主要成果,课题鉴定等级为优秀。全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林研究员领衔主编,撰稿人包括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外交学院等单位的近十位专家。本书入选“中国法学会优秀课题成果文库(2016)”,2017年12月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