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在 2016-07-04 00:00 提交
【新闻来源】研究部
6月7日上午,中国法学会召开网络科创法治协同研究座谈会
6月7日上午,中国法学会召开网络科创法治协同研究座谈会。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出席并讲话。来自中国科协、中国法学会所属研究会、部分法学院校、腾讯公司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主持。
中国法学会组织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探讨法学界与科技界如何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广大法学专家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网络安全和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科技决策以及广大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
陈冀平书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陈冀平强调,法学研究要主动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主战场。当前,网络安全和发展、科技创新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两年,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最近又专门召开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座谈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科技创新作出了重大部署。为网络信息建设和科技创新提供法治保障,是法学法律界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我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要充分认识法治对网络安全和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网络信息安全以及与此相关的国家安全、政府的重大科技决策、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的合法权益等等,都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相关学科和领域的法学法律工作者要把注意力投放到网络安全和发展、科技创新领域的法治建设上来。
陈冀平指出,法学研究也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大力提升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质量。我国法学研究整体上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家的阶段,能够直接为决策部门所采纳的成果不多。因此,法学研究要在提升成果质量、建立成果转化机制上做文章。一是要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有的放矢,适销对路。必须要了解中央决策部门的需求,也要了解实务部门包括产业界的需求。二是要建立科技创新法治研究的协同机制。一方面,要实现官、用、产、学、研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学界与科技界、法学学科与理工学科的协同研究。本次会议就体现了产学研相结合、法学界与科技界相结合、理论界与实务界相结合的特点。
最后,陈冀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突破往往跟科学技术的革命有关;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我们正面临网络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要勇于创新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制度,增强参与相关领域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网络信息化强国作出贡献。
张文显副会长主持座谈会
张文显副会长介绍了中国法学会组织课题研究及智库建设的情况。中国法学会是党和国家在法治领域的核心智库,覆盖了法治建设的几乎所有领域。近年来,中国法学会充分立足和发挥第三方、专业性优势,在立法论证、司法改革评估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中国法学会高度重视不同学科、不同法学院校、理论与实务部门之间的协同创新,围绕重大法治问题建立了14个法治研究方阵,以及金融法治研究协同机制。本次座谈会的一个最主要目的,就是建立法学界与科技界、网络创新行业之间开展协同研究的新路径,深入研讨,加强联系,探索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平台,进一步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出一批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的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科技创新、网络安全和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法治保障。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罗晖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罗晖介绍了中国科协的基本情况。中国科协是全国8114万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国科协的组成包括省一级科协和207个全国性学会,覆盖了理工农医及各交叉学科。中国科协的定位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服务科技工作者,二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三是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四是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作为中国科协的高端智库,围绕科技战略、政策、人才等方面开展研究,建设枢纽型、开放型、平台型智库。自2015年8月建立以来,参与了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国家实验室建设的研究等中央交办的一些重大研究任务。同时,作为科技社团开展第三方评估,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落实情况评估、职称制度改革评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评估。罗晖院长提出,在以法律保障治理体系的改革、科技工作者的权益保护、科技法律法规及科技政策的制定完善、依托法学法律专家建言献策等方面,希望与中国法学会加强合作。
腾讯公司副总裁兼法务总经理江波
腾讯公司副总裁兼法务总经理江波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腾讯公司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主营业务由即时通讯工具和内容产业两大部分组成。并针对互联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分析了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互联网行业发展呈现出两个大的趋势,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分享经济。互联网+又可以分为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民生等几个层次。分享经济的基本理念是,把闲置分散的供给和需求都聚集到互联网这个平台上来,对整个社会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对分享经济中的法律问题,比如专车的平台监管问题,需要有创新包容的监管思路,需要用分享经济的思路去调整监管思路和监管策略。此外,还对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文化产业、体育赛事直播等版权新型客体的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中如何规定“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等热点问题发表了意见。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周汉华教授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周汉华教授介绍了研究会参与国家信息网络法治建设的情况,指出网络信息法领域研究基础差,学科领域交叉难以形成聚焦,真正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和高质量的成果较少。新的领域都是无人区,缺乏规则,必须有重大理论突破。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理论的不断涌现。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研究所所长冯晓青教授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研究所所长冯晓青教授重点介绍了研究会开展知识产权国际交流的情况,并对知识产权立法的修改、知识产权行政机构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地位、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科技成果权属分配和转化等重点问题发表了意见。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教授建议,科技领域的立法及司法政策应更加强调鼓励原则,把鼓励、促进、自由的理念贯彻其中,真正落实法律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的成果收益等方面的规定。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曲三强教授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曲三强教授提出,科学技术创新与法律的关系,往往是科技跑得太快,法律相对滞后,是不是在每一个领域法律都要跟上,创造一个全新的法律体系去适应它,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网络交易、网络金融等的发展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非常严重。网络科技领域的法治有时应当放缓脚步,清理周边的网络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龙卫球教授认为,科技创新的法律制度十分复杂,需要加大投入包括研究和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对科技问题的研究人为地分割成了知识产权法、科技法、网络信息法,需要加大协同。建议对一些紧迫的、体现科技与产业融合优势的新兴领域的具体立法集中力量进行研究。
会议一直持续到12:30才结束,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加强法学界与科技界之间、法学界与产业界之间的交流和对话非常有必要,希望通过建立网络科创法治协同机制,搭建常态性的交流平台,促进法学界与科技界的深度融合,共同推进科技进步和法治完善。
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研究部联合法律信息部组织召开。这也是研究部为落实中国法学会领导指示、推进中国法学会国家核心智库建设,在组建“金融法治研究协同机制”后努力搭建的另一个协同机制和新型智库平台。
研究部主任李仕春、副主任张涛,法律信息部主任吕兴焕,腾讯公司高级法律顾问刘政操、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张钦坤、腾讯公共战略研究部法规研究总监赵治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