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是团结全国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全国性法学学术团体,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诉讼法学研究会分立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3年12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完成民政部社团法人登记手续,...
南海仲裁案法律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

【新闻来源】中国法学创新网

  2016年7月21日,由中国法学会、中国国际法学会、中国海洋法学会共同举办的南海仲裁案法律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苏军等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张鸣起副会长主持,张文显副会长作主旨发言,外交部边海司副司长肖建国出席并讲话。

 

  研讨会全景

  来自外交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社科院、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海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国家部委、高校院所的知名海洋法、国际法专家学者60余人齐聚座谈会,对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于7月12日做出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做进一步法律评析。

 

  陈冀平书记讲话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指出,此次仲裁,无论在管辖权审理上还是在实体审理上都是谬误百出,法律适用牵强附会;该裁决无视历史事实,罔顾客观公正,肆意曲解国际规则,是对国际公平正义和国际法治精神的践踏。作为国际法、海洋法的专家,有责任有义务对裁决进行客观冷静的理性分析,进行有理有据有节的法理批驳,辨明是非曲直,维护客观公正,揭露仲裁庭的真实面目以及该仲裁行为违背国际法治、违背国际公平正义的恶劣本质,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陈冀平常务副会长强调指出,未来几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全球海洋权益的冲突与争夺将日益激烈,法律在外交博弈中的作用将前所未有的突出。如何正确利用和解读海洋法律制度,如何协调各国海洋权益,应对各方利益交错、日趋复杂的海洋政治环境,应对接踵而来的危机和挑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作为国际法治的坚定支持者和维护者,对于21世纪国际海洋法律制度,我们国际法学界、海洋法学界在参与规则制定、完善规则体系、引领发展方向等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必要下大力气,进一步完善国内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提升构建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到国际海洋法治进程中,在国际法、海洋法领域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推动构建和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和法律保障,为维护国家权益、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菲律宾所提起的事项实质是岛礁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释与适用的争端,因此,仲裁庭对“南海仲裁案”进行裁决缺乏管辖权和法理依据。仲裁庭无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主权权利,肆意曲解《国际法海洋公约》,对菲律宾和中国的立场采取双重标准,采取了偏袒的立场和错误论证,严重违背公平正义,武断而偏袒地作出裁断,明显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裁决严重违背了公正的法治原则。

 

  中国著名海洋法学家、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高之国,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院长傅崐成,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外交部条法司副司长马新民,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吴慧,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邹立刚,上海交通大学极地与深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丹,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副院长孔令杰,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新军,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副教授龚迎春等专家从仲裁庭的组成、管辖权审理、裁决内容违背国际公认的法理原则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批驳,并对后仲裁时代,如何有效运用法律工具、维护国家利益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南海仲裁案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菲律宾所提起的事项实质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说所谓的裁决内容违背国际公认的法理原则?中国如何有效运用法律工具、维护国家利益?对这些焦点问题,专家一一进行了评析。

 

  焦点一:菲律宾所提起的事项实质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释与适用的争端

 

  专家们一致认为,菲律宾所提起的事项实质是岛礁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释与适用的争端,因此,仲裁庭对所谓“南海仲裁案”进行裁决缺乏管辖权和法理依据。外交部边海司副司长肖建国称其为“三非产品”。

 

  肖建国指出,“三非产品”就是菲律宾提出仲裁是非法的,仲裁庭提起管辖是非法的,作出的裁决也是非法的,这个是从头到尾看的比较清楚的。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高之国分析,这个仲裁出乎于国际社会很多学者的意料。

 

  高之国表示,现在国际社会大部分的学者最不满意的一点、最担心的一点就是仲裁法庭对这个岛礁123条第1款定义的解释,要按照这个定义,世界上没有几个岛能构成岛屿,因为太平岛是有机场的,1300米的机场,有机场的岛都不叫岛了,那世界上没有机场的岛多了去了。

 

  焦点二:所谓的裁决内容违背国际公认的法理原则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认为,仲裁庭对菲律宾和中国的立场采取双重标准,武断而偏袒地作出裁断,明显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裁决严重违背了公正的法治原则。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这起仲裁案完全是一个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张文显表示,事实上他就是用自己对《公约》的歪曲性的解释而否定了中国的历史性权利,否定了习惯国际法的存在。

 

  这个案件的政治逻辑就是美国和日本企图实施南海霸权的政治逻辑。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院长傅崐成分析:“我们反对这种片面支付金钱组成仲裁庭,依照拒绝参与的情况下片面完成仲裁程序,这个本身是有重大瑕疵的,我们反对以这种殖民心态的强加于他国的这种心态来做成仲裁案,因为这样子的仲裁本身,它就不是司法。”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高之国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高之国表示,这个裁决出来了没有解决双方原来的争议,还把这个矛盾激化了,还把这个形势搞的更糟糕了,带来了更多的对抗,更多的事实认定和法律的误解,那这个裁决就不是一个好的裁决。

 

  焦点三:中国作为国际法治的坚定支持者和维护者,有责任推动构建和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

 

  外交部边海司副司长肖建国表示,中国政府会继续坚持不承认、不执行的原则立场,我们并不孤单。

 

  肖建国指出,大概有80多个国家公开支持中国,我们并不孤单,实际上目前只有3个国家说中国要明确执行裁决的,就是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其他国家都没有。所以真正孤立的是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指出,中国作为国际法治的坚定支持者和维护者,对于21世纪国际海洋法律制度,我国国际法学界、海洋法学界在参与规则制定、完善规则体系、引领发展方向等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陈冀平表示,要积极参与到国际海洋法治进程中,在国际法、海洋法领域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推动构建和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和法律保障,为维护国家权益、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法学界揭批南海仲裁案的“美国因素”

 

  美国团队支持,为美国战略服务,充满美国套路。在近日举行的南海仲裁案法律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如此揭批南海仲裁案中的“美国因素”。

 

  美国团队:为菲方提供主要法律支持

 

  “虽然这个仲裁案是菲律宾针对中国提出的,但基本上都是美国的团队在做菲律宾的法律顾问。”中国外交部条法司副司长、海洋法学会副会长马新民在会上指出。

 

  据他介绍,菲律宾法律外援团队的首席是美国律师保罗·雷切尔(PaulS.Reichler),其服务于美国福来霍格(FoleyHoag)律师事务所。另外一个美国人是伯纳德·奥克斯曼(BernardH.Oxman),是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国际法教授,曾在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办公室工作,也是美国方面的谈判专家。

 

  “所以总的来说,整个南海仲裁案就是在美国律师的主导操纵之下进行的,是一个针对中国的案件。”马新民强调说。

 

  美国战略:仲裁案服务“亚太再平衡”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为什么在近些年突然成为热点?

 

  在会上,中国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副教授龚迎春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中菲就南海问题一直都有外交交涉和谈判。但就在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同时,南海问题一下成为了热点。“这种天衣无缝的配合,显示出美菲作为南海仲裁案背后推手的事实,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她进一步表示,南海问题不是现在才有,也不会因为仲裁案得到解决。不仅如此,所谓裁决结果出来后,原有的问题一个都没解决,反而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开启了地区的争端,也给中国一个不可能下咽的苦果。”

 

  龚迎春指出,美国就是借助南海仲裁案让亚太地区争端进一步升级、进一步复杂化,来达到为自己战略服务的目的。

 

  美国套路:搞乱了中东又插手南海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认为,美国在扰乱中东、中亚之后,又以其固有套路开始扰乱包括南海在内的亚太地区。

 

  马新民也指出,早在菲律宾提起南海仲裁案之前,美国国务院主管海洋事务的办公室就专门发表过有关南海断续线的研究报告,为仲裁案做准备。而且每当南海仲裁案处在关键时间节点,美国就会在南海有所军事行动,美国国务院、白宫发言人也都会有所表态,“这实际上是一个策应”。

 

  陈冀平强调,南海问题不仅仅局限在南海。与南海仲裁在时间、空间上密切关联的一些动作、活动,如萨德系统、钓鱼岛、台湾海峡等,域外反华势力借机都在蠢蠢欲动。“美国的战略意图,就在于以区域热点牵制中国发展,在国际社会将中国塑造为不守秩序的破坏者形象,恶化中国的宏观外部环境,实现其‘亚太再平衡’战略。”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陈冀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