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在 2017-06-27 00:00 提交
【新闻来源】上海海事大学
2017年6月20日上午,由上海海事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和谐法律制度研究”学术创新团队、上海海事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项目组、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上海海事大学社会法学术节”圆满落幕。本次社会法学术节于5月9日拉开了序幕,为期二个月(5月-6月),学术活动丰富多样且高端,是社会法学界的一次重大学术盛宴,影响广泛。
此次学术活动由四个系列组成:系列劳动法专家讲座,全国首届社会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两场社会法学高端论坛和劳动关系的管制与自治系列研讨第十六期学术研讨会。
第一系列为劳动法专家讲座。讲座的开展为期两个月,分别举办在5月9日、5月23日、6月8日、6月20日。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高级法官郭文龙、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思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董保华教授和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曹艳春教授担任主讲人。四次讲座的主题分别为《如何理解劳动法律》、《非典型劳动关系的功能定位与法律调整》、《劳动立法的历史与现实逻辑》、《工伤损害赔偿责任问题》。郭文龙法官以“劳动关系的定义”为切入点,围绕“个人—单位”这一主线展开,从劳动关系的发展、契约自由和劳动力价格及其影响的核心因素等方面讲解。田思路教授从“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提出原因”出发,围绕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演变过程展开。介绍了国内学者对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分类、对典型劳动者与非典型劳动者如何保护等问题。董保华教授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和案例研习,对《劳动合同法》做出了“三输一赢”的整体评价,并提出了“低标准”、“广覆盖”、“严执法”的修法出路。曹艳春教授从相关案例出发,沿着历史脉络,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工伤的内涵与外延、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工伤认定等理论与现实问题。
图1:四场劳动法专家系列讲座(郭文龙、田思路、董保华、曹艳春)
四场讲座中,专家们精彩绝伦,多角度多方向的讲解,一次次为学术节注入鲜活血液,使学术节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
第二系列为6月8日举办的全国首届社会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答辩会为全国首届社会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引起全国社会法学界的广泛关注,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艳春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成员有西南政法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俊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郑尚元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冯彦君教授和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秦国荣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干和章惠琴参加了此次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此次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社会法学界的顶尖学者,在答辩的内容上更为一场高水平的学术问题讨论会。
图2:全国首届社会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首届上海海事大学社会法学术节,不仅是上海海事大学的首次,也是全国社会法的首个学术节。此次答辩会将会载入上海海事大学的史册、华东政法大学的史册和全国社会法发展的史册。李干和章惠琴是全国首届社会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者,引起整个社会法学界广泛关注。由社会法的顶尖学者来检验社会法学科的“产品”到底如何,也将会载入社会法历史的史册。作为首届上海海事大学社会法学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答辩会的成功举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三系列为6月8日举办了两场社会法学高端论坛。论坛邀请到了西南政法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俊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郑尚元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董保华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冯彦君教授,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秦国荣教授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姜颖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艳春教授担任主持并开场解题。第一场的主题为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困境与《劳动合同法》修改;第二场的主题为共享经济中的劳动关系问题(淘宝网员工、网约专车问题)。针对第一个主题,刘俊教授表示,劳动关系法律调整应找准利益平衡点,他认同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认为劳动法应该从比较粗放化向更加精细化转变。董保华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制定怎样的标准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低标准”、“广覆盖”、“严执法”是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措施。郑尚元教授表示,应对劳动法予以中肯的评价,目前劳动法有很多漏洞,值得我们去补充。冯彦君教授则认为我们现在的理念没有问题,模式也没太大问题,但立法技术问题需要改正。秦国荣教授强调劳资双方是劳资合作的“伦理”关系,没有永远的劳方和资方,我们应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姜颖教授阐述法律滞后很正常,所以需要法律的不断完善,我们要在制度设计和立法基础方面进行修改。针对第二个主题,各个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刘俊教授认为针对不同的关系,要明确规定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董保华教授表示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去保护劳动者的长期利益。郑尚元教授认为,以网约车业务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可以认定劳动者与网约平台之间构成劳动关系。冯彦君教授认为劳动法的理论判定标准可以根据新情况需要做出弹性解释,但传统理论和制度则不可以轻易改变。秦国荣教授指出,在共享经济下,更应考虑的问题是劳动法如何定位。姜颖教授认为,在这一新问题上我们需遵守三个原则:开放创新思维,实事求是和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图3:两场社会法高端论坛
只有观点上的交锋,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此次论坛,作为本次学术节最激烈的部分,六位社会法学界著名教授分别阐明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交锋。奉献了两场精彩、激烈、充分、理性的学术盛宴。有广度更有深度。有交流更有交锋。通过这两场高端论坛,将为科研者的科研创新提供灵感,激发更高的科研热情。此次高端论坛阵容强大,内容丰富,使每位参会人员收获颇丰。
第四系列为6月9日举办的“劳动关系的管制与自治系列研讨第十六期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将社会法学术节推向了高潮。研讨会由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由鼎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和谐法律制度研究”学术创新团队协办。来自清华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南京审计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民建市委等单位的7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出席了本次学术盛会。
大会首先举行了首届上海海事大学社会法学术节及学术会议的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艳春教授主持。曹艳春教授隆重地介绍了出席学术节开幕式及学术研讨会的主要领导和嘉宾,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接着,大会由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教授、南汇新城镇副镇长王炯彦先生和上海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国平先生先后致辞。黄有方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上海海事大学的悠久历史及其特色,并特别指出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举办社会法学术节系列活动恰逢此时,对推动我国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和国际航运中心三大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南汇新城镇副镇长王炯彦先生代表南汇新城镇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美丽的临港进行学术交流,并指出本次学术节及学术会议的召开对临港地区乃至上海自贸区建设中的劳动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期待会议成果早日成为自贸区建设的智力支撑。上海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国平先生代表上海市法学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指出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非常切合当下的社会实际需要,具有规格高、议题新和代表性强的特点,必将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最后,林国平会长预祝学术节及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图4:社会法学术节暨研讨会开幕式
其次,大会主要围绕“集体劳动关系对《劳动合同法》修改的影响”、“我囯劳动者团结权现状对《劳动合同法》修改的影响”、“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的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第一阶段是大会主题发言阶段。由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基雄担任主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姜颖教授作了题为《以劳动三权理论对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进行现状评估》的报告。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刘金祥教授以《群体性劳动争议处置的制度建构与路径选择》为题发言。浙江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徐小洪教授作了题为《集体谈判、集体争议状态与劳动合同立法时机选择的相互关系》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董保华教授作了题为《国外劳动立法、劳动政策的调整为我囯提供的借鉴》的发言。
图5:大会第一阶段主题发言阶段(上午)
大会第二阶段是专家圆桌论坛。论坛主题为“我国劳动者团结权现状对《劳动合同法》修改的影响”,由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秦国荣教授担任主持人。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王全兴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郑尚元教授作了发言。
图六:第二阶段专家圆桌论坛(上午)
自由发言中,董保华、王全兴、徐小洪、郭文龙、秦国荣、马建军、战东升等各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集体谈判制度、雇主的结社权、劳动关系的灵活性和自由度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将会场的学术氛围推向了高潮。
图7 自由讨论阶段(上午)
第三阶段为大会主题发言阶段(下午)。该环节由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田思路教授担任主持人。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艳春教授作了题为《世界船员集体谈判比较研究及思考》的发言。原上海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调研员谈育明作了题为《利益争议与权利争议的理论界定对于现实立法的影响》的报告。华东政法大学社会法博士研究生章惠琴的报告主题为《利益争议的谈判机制与参与机制的互动关系》,东政法大学社会法博士研究生李干发言主题为《劳动者团结权的实现机理与路径——兼评工人代表制》。
图8:第三阶段大会主题发言(下午)
第四阶段是专家圆桌论坛,论坛主题为“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的思路”。由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副会长张宪民担任主持人。西南政法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俊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董保华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冯彦君教授作了发言。
图9 第四阶段专家圆桌论坛(下午)
自由讨论环节,董保华、徐小洪、郭文龙、秦国荣、马建军、冯彦君、张宪民、刘俊等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言,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闭幕式阶段。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郭文龙高级法官主持。董保华教授和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李希平书记作了总结。
图10:自由讨论阶段(下午)
图11:第五阶段 研讨会闭幕致辞阶段
图12:社会法学术节开幕式及研讨会合影
此次研讨会作为首届上海海事大学社会法学术节系列活动最丰富的部分。其被镶嵌在学术节系列活动中的做法非常具有创新意义,值得兄弟院校学习借鉴。另外,出席本次社会法学术节的专家学者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完善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法制的若干对策和建议。这对当下我国劳动法制的建设和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6月20日,首届上海海事大学社会法学术节举行了盛大的闭幕仪式。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艳春教授担任主持人。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上海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国平,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鸣起出席会议并致辞。黄有方校长指出,法学院本次为期两个月的学术节的顺利举行,对我校法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力的贯彻了我校法学学科建设“保特色,融主流”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扩大了我校法学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也有力的推动法学学科一级博士点申报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林国平会长认为,首届上海海事大学社会法学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社会法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是积极响应国家劳动法制需求的关键举措,对当下我国劳动法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张鸣起会长代表中国法学会、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对此次学术节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指出此次学术活动群贤毕至,大家云集,内容丰富,传播深远。在学术界特别是社会法学界影响巨大,可喜可贺。
图13:学术节闭幕式领导讲话
首届上海海事社会法学术节既是上海海事大学首届社会法学术节,也是全国首个社会法学术节,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它的成功举办,不仅吸引了社会法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推动了社会法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为其他法学院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学术活动模式。
图14:学术节闭幕式领导合影留念